新风扑面好“丰”景——山东全面深化改革系列观察之建设更高水平“齐鲁粮仓”篇

2024-07-17 18:19:35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聊城市茌平区戚庄村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里,农民驾驶轻便式农机进行管护。(□记者卢鹏通讯员马红坤报道)

  □ 本报记者 毛鑫鑫 齐静  

  山东夏粮生产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近日,丰收喜报传来——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今年夏粮生产数据,山东夏粮亩产达450.03公斤,同比增加5.44公斤、增长1.2%,居夏粮主产省第一;总产达543.3亿斤,同比增加8.48亿斤、增长1.6%,居全国第二,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了坚实基础。  

  作为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山东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责任重大。近年来,山东粮食生产保持着稳中向好、好中有进的发展态势,“齐鲁粮仓”愈发充实、丰盈。丰收背后有何“密码”?近日,跟随“改革潮涌风正劲 齐鲁扬帆征新程”山东改革·媒体行采访,记者发现,各地积极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以改革破解“谁来种地”“怎么种地”难题,用科技提升农业生产力,创新建设更高水平的“齐鲁粮仓”。

  “田管家”让农民轻松种地  

  走进高唐县赵寨子镇,田间一片生机勃勃,绿油油的玉米正茁壮成长。而玉米长势喜人,离不开“田管家”的精心呵护。当地打造起农业社会化服务中心,创新“农业公司+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已托管土地5.3万亩。“农民以土地入股,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合作社再将入股土地整体托管给农业企业等专业的农服组织,农服组织通过提供‘耕—种—管—收—储’全链条服务,每亩每年可为农民节本增收500元左右。”赵寨子镇一级主任科员田洪霞说。  

  “家有三五亩地,但是在外打工,没时间种。”“高端智能农机作业效率高,可小户经营,自己买一套划不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小农户生产经营遇到了种种问题。“谁来种地”“怎么种地”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亟待破解的难题。新形势下深化农村改革,主线仍然是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  

  地处鲁西平原的粮食生产大县高唐县给出了答案:着力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面向小农户开展农业生产托管服务,构建起“小农户+大服务”的生产格局。“农业生产托管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将全部生产环节或部分环节委托给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成,解决小农户的生产短板,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效衔接。”高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吕兴忠介绍,通过本地培育、引进培育两种方式,目前全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达到152家,具备全程机械化服务能力的78家。  

  在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过程中,高唐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组织农户有序流转土地、开展托管,并整合农户确权土地、沟头河沿、路边零星土地、开荒地等,推动“化零为整”“小田变大田”,为农服组织开展机械化规模经营奠定基础。  

  一家家“田保姆”服务田间,不仅有效解决了土地撂荒问题,还将先进适用的品种、技术、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高效运用到小农户生产中,提升了农业生产经营效率,实现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我们的航空植保载人直升机,每小时可喷洒农药3000余亩,一天飞防面积可达1.9万—3.2万亩,其喷洒的精准度能够保证所有植株均匀覆盖。”滕州市鑫剑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满高剑介绍,合作社还拥有枣庄市第一个燃气烘干塔,日烘干量玉米在260吨、小麦在500吨,有效解决了农户粮食晾晒难题。

  农田装上“智慧大脑”  

  在巨野县龙堌镇一处高标准农田,物联网“四情”监测站全天候监测墒情、虫情、苗情、气象,并将信息实时传输到手机App上,农田管理者能及时了解作物生长情况,以进行科学管护。  

  “我们重点推进智慧农业体系建设,植入物联网、农田信息、远程监测、节水灌溉等数字化、智慧化技术手段及配套设施,为粮食生产插上科技的翅膀。”巨野县农业农村局局长张天栋说,有了科技支撑,巨野今年夏粮亩产达462公斤,再创历史新高。  

  行走在沃野田间,记者发现,不仅土地成方连片、道路相连、水渠贯通,不少像龙堌镇这样的农田还装上了“智慧大脑”,手机成了农民的“新农具”,种地越来越有“科技范儿”,生产更科学、更高效。  

  菏泽市定陶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项目建设面积1万亩,其中核心示范区2000亩,主要建设“天空地一体化”遥感监测系统、大田农机智能装备服务系统、水肥一体化智慧管控系统。“我们现在应用比较成熟的是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养分及作物种类需肥规律的变化,按照设定的配方及灌溉参数,自动控制灌溉量、吸肥量、肥液浓度等,实现节水、节肥,改善土壤环境,提升作物品质。”定陶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程大龙说。  

  不仅大田粮食作物,大棚种菜也越来越智慧。“莘县设施农业发展已有30余年,现有蔬菜大棚32万亩,设施农业用地已达极限。去年我们启动老旧蔬菜设施改造提升,积极引导群众应用水肥药一体化以及自动化卷帘、控温等现代化设备,最大程度提升生产效率。”莘县副县长万长荣说,目前,全县已完成20年以上老旧大棚改造2.43万亩,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50%左右提高到70%以上,亩均收入增加2.5万元至3万元,增幅达40%以上。

  盐碱地上建起“新粮仓”  

  在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内,大片盐碱耕地上郁郁葱葱,这里正在进行耐盐碱新品种选育、盐碱地土壤改良等科研试验。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盐碱地是重要的耕地后备资源,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端牢中国饭碗具有重要战略意义。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全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  

  “我们正通过这片实验大田选育更多耐盐碱的良种。”省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介绍,示范基地建设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圃800亩,收集、种植耐盐碱大豆、小麦、花生、马铃薯、苜蓿等147种作物1044个品种,种质资源数量达2.3万余份;建设了育种试验田2000亩、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田1.06万亩,开展引种和选育试验的耐盐碱作物品种(系)达943个,已选育新品种(系)55个。  

  “科豆35”大豆大面积示范种植亩产稳定在270公斤以上;耐盐水稻“鲁盐稻69”亩产达498.17公斤;“济麦60”在3.65‰盐碱地平均亩产497.1公斤,创中度盐碱地小麦单产新高……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下,黄三角盐碱地上涌现出了一批标志性创新成果,建起了“新粮仓”。2023年东营市粮食单产较上年增加14.98公斤,增幅达3.9%,全省最高。  

  在向盐碱地要粮的道路上,农业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也充分发挥作用。位于乐陵市的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内马铃薯行业第一家“育繁推”一体化企业。在这里,致力于马铃薯育种研发和主粮化推进的各项创新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而选育耐盐碱的马铃薯品种是其中的重要一项。  

  “企业进行耐盐碱品种选育已有7年,目前,耐中度盐碱的育种材料最高亩产能达3.03吨,选育出的耐轻度盐碱的品种亩产能达到4.4吨以上。”希森马铃薯产业集团乐陵基地总经理孔海明说,下一步,要大力推广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同时帮助薯农和种植户与市场做好对接,让马铃薯产业不断发展壮大,为“齐鲁粮仓”建设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李晓晨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