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民生指标中感受民生温度

2024-07-30 08:58:58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上半年,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亿元,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94亿元

  ●集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分别达737种、30类,跨省和省内住院、门诊和省内门慢直接结算率稳定在90%以上

  ●全省纳入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190.3万人,实施临时救助7.68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11亿元

  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464元,同比名义增长5.7%;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7.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1.2%……近日,山东省统计局发布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情况,我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稳就业、促就业一揽子政策持续发挥效应,就业形势延续回升向好势头,居民生活水平稳步提升。在社会保障方面,我省完善社会保险政策体系,推进社保扩面提标,促进服务提质增效,经办服务能力持续提升。

  成捆的纸绳在手中辗转腾挪,一会儿就被编织成美观实用的工艺筐。在昌邑市都昌街道新村社区活动中心,居民李芹兰每周都会参加社区组织的手工工艺筐编织项目。“这个活儿简单好学,手快的一天能编6套工艺筐。”李芹兰一边忙活一边说。工艺筐是新村社区的“社区微业”项目之一,居民制作好的成品由工艺品厂按合同定向收购,不收取任何押金费用,解决了从业者的后顾之忧,既为社区闲散劳动力提供了“家门口”就业机会,也促进了他们增收。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事关劳动者切身利益,事关增进民生福祉,事关强省建设大局。今年以来,山东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切实把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产业发展、扩大内需、数字转型等促进就业,完善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支持体系,深化农村劳动力就业集成改革,实施“社区微业”、公益性岗位质效提升年等行动,确保全省就业大局稳定。今年上半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67.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61.2%;省内脱贫劳动力务工规模保持在40万人以上。全省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38亿元,发放稳岗扩岗专项贷款94亿元。

  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今年上半年,我省社会保障制度平稳运行。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自2024年1月1日起,继续调整退休人员养老金。本次养老金调整,共惠及全省860余万名退休人员,新增加的养老金将于7月底前发放到位。人才年金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个人养老金试点工作有序开展。截至6月底,我省个人养老金开户人数达到242万人,试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滨州巴女士今年生完二胎,算了一笔账:住院费6100元,医保报销5950元,自己只负担了150元。为什么能节省那么多?今年1月1日,滨州职工医保支付比例再提高,不设起付线,不分孩次,目录内医疗费医保统筹基金全额支付。巴女士表示,出院前,护士长特别交代,现在滨州生育津贴实现了“免申即享”,出院时由医院医保工作站提交申请,10个工作日内就能到账。

  让医保含金量更高,解决群众看病贵、买药贵等问题,山东不断织密医疗保障网,加快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今年以来,山东扎实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将缴纳职工医保的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生育医疗费用保障范围,可享受与单位职工相同的生育医疗费用报销政策。4月,又将取卵术、胚胎培养等11项辅助生殖类医疗服务项目纳入医保支付。稳步推进长期护理保险扩面提质,全省长护险参保人数达5173万人,上半年累计为20.76万失能人员支付8.74亿元。扎实推进省级统筹,持续扩大门统药店覆盖面,积极落实国家集采中选结果,稳步开展省级集采和省际联采,集采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分别达737种、30类。跨省和省内住院、门诊和省内门慢直接结算率稳定在90%以上,跨省门慢直接结算率达到83.02%,异地就医更便捷。

  因妻子患病需长期药物治疗,一儿一女还在上学,青岛城阳区的李先生最近被山东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识别,并将其信息推送至当地民政部门。上门了解情况后,民政工作人员协助李先生在网上办理了“社会救助一件事”申请,仅用10天时间,李先生家就享受到低保、医疗等救助,解了全家人的燃眉之急。

  切实兜住兜准兜好基本民生底线,今年以来,山东加快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积极推进山东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大数据共享比对+铁脚板入户排查”严防漏保漏救;提高9类困难群众的救助保障标准,城乡低保标准较上年增长7%以上,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截至今年6月,全省纳入动态监测低收入人口190.3万人;全省城乡低保、特困人员分别达到139.1万人、34.3万人;全省共实施临时救助7.68万人次、发放救助金1.11亿元。

  保障和改善民生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下半年,山东将继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从就业、增收、教育、医疗、养老、托育等各个领域织密民生保障网,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下功夫、见实效,让改革的含金量不断化作人民群众真切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众日报记者 齐静 张依盟)

责任编辑:赵家豪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