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山东的“施工图”是什么

2024-08-26 21:56:24 来源:大众新闻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科技创新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教育是基础,科技是关键,人才是根本,三者同轨同向又相互助力。

  当前,围绕科技制高点的竞争空前激烈,山东将如何解决人才培养与科技创新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推动高质量教育、高素质人才、高水平科创贯通协同发展?发布会上,山东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李明回答这一问题时表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的战略部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进一步细化了“施工图”。

  “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全会精神,牢牢把握教育的政治、战略、民生三大属性,加快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深化‘四链’融合、畅通良性循环,更好服务我省‘走在前、挑大梁’的重大使命。”李明表示。

  一是以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教育是国之大者,也是民之关切。将始终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扛牢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引领,全面抓好乡村教育振兴先行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家校社协同育人、青少年近视防控、校园足球综合改革等六个“国字号”的试点,努力当好教育强国建设的“排头兵”。特别是,建立科技发展、国家战略需求牵引的学科设置调整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卓越工程师的培育力度,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供需匹配度。

  二是以高素质人才引领高水平创新。高校既是人才培养的主阵地,也是创新人才的“蓄水池”。目前,全省高校集聚了百余名院士、千余名国家级领军人才、四万余名优秀博士教师组成的“百千万”战略人才梯队。将进一步强化高校基础研究主力军、科技突破策源地的作用,支持领军人才牵头组建更多全国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促进高能级的创新平台和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双向奔赴、相互成就。坚持“四个面向”,有目标、有组织加强基础研究攻关、核心技术突破,加速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落地见效。

  三是以高水平创新支撑现代化产业体系。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空间广阔、大有可为。将发挥教育系统科创资源优势,深化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积极构建“新质生产力+”特色优势学科专业集群,聚力推动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超前布局。深入实施标志性产业链产学研协同创新行动,加大高等教育共同体、产业创新研究院、未来技术学院建设力度,切实为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努力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东篇章贡献更多教育力量。

  (大众新闻记者 于新悦 李振 设计 杨雅晴 摄影 卢鹏 毕胜 任小杰 策划 赵洪杰)


责任编辑:崔永霞
新闻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