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网络辟谣,营造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

2024-09-07 09:55:26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在信息时代,从“喝弱碱水可以生儿子”的伪科学言论,到“中国高铁一公里耗一万度电”的恶意造谣,网络谣言已成为互联网空间的顽瘴痼疾。因此,网络辟谣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是维护网络空间安全诚信的基石,也是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必要之举。

  网络谣言误导公众认知,冲击社会信任。网络谣言往往披着“真相”的外衣,通过“掐头去尾”的处理,混淆视听,误导公众,降低了信息的真实性和可信度,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健康发展。“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长期以来,网络谣言冲击着社会信任体系,导致公众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甚至对政府部门和权威机构产生了不信任感。

  网络辟谣的成效显著。近年来,中央网信办等部门积极作为,从制定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到上线“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再到部署开展“清朗·打击网络谣言和虚假信息”专项行动,网络辟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2024年5月,济南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精心谋划,重磅推出斩谣小英雄“秦小琼”,并同步上线“秦琼斩谣”专题,不断发出权威声音、净化网络空间。截至目前,已发布十余条重磅原创稿件,针对泉水谣言、AI谣言、汛期谣言等热点话题,及时发声,并通过深度分析,揭露谣言产生原因,引导网民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有效遏制了网络谣言的传播。

  在教育、食品、医学等重要领域,各领域也纷纷出招“斩谣”。2024年8月28日,以“深化联动辟谣 共建网络文明”为主题的2024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网络辟谣论坛在四川成都举行。针对2024年上半年食品安全、应急安全、生态环境、公共政策等群众关切的社会民生领域的谣言和误区,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联合中国科协科普部在会上共同发布了《2024年度上半年社会民生领域网络辟谣榜》。教育历来是谣言产生和传播的重点领域,教育部依托全国网络辟谣联动机制,持续加大对网络涉教谣言和虚假信息的打击力度,重拳整治造谣传谣、抹黑教育等恶劣行为;针对自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谣言传播新形势新特点,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会同网信、公安等部门,对进一步加强自媒体发布传播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作出明确规范,严肃惩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传播违法违规行为;“华西医院辟谣小分队”包括117位国家级健康科普专家和四川省级科普专家库专家,通过四川方言、原创插图等方式发布,以便公众更容易接受、提高传播度……

  网络谣言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互联网从业者、公众等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网络空间生态治理,规范网上内容生产、信息发布和传播流程。网络平台应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推出更多优质内容,对谣言进行管控和排查。主流媒体应发挥引领导向作用,通过媒体平台公布常见的谣言类型,普及如何正确识别网络谣言。未来,我们应继续深化网络辟谣工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铸造一个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空间,让互联网更好地造福人民。

  网络谣言猛于虎,辟谣工作需长抓不懈。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营造一个清朗、安全、可信的网络环境而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建设者和受益者。让我们以实际行动支持网络辟谣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文/吴晓慧)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