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见证智造中国新脉动 | 高铁追风、盾构潜行,国之重器“重装”亮相!中国速度背后有多少硬核科技
编者按:
制造业是我国经济命脉所系,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3月5日,政府工作报告中介绍今年政府工作任务时提出,加快制造业数字化转型。
从时速400公里CR450AF动车组样车由中车四方制造,到邦德激光“从0到1”拉高世界激光切割水平层级,再到福瑞达通过供应链数字化让生产效率提高16%……作为制造业大省,山东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快智能制造提质升级,从“山东制造”到“山东智造”,产业一线动能澎湃。
围绕山东制造变“智造”,鲁网在全国两会期间推出《在山东见证智造中国新脉动》系列报道,邀请广大网友一起感受山东工业之美,呈现中国式现代化智造新图景。
鲁网3月7日讯(记者 祝令方)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在山东“智造”的版图中,一些大国重器,蕴藏着满满的新质生产力。2025全国两会期间,不少山东好品亮相山东代表团住地。CR450AF动车组样车、“开拓一号”盾构机等展品赫然在列,不仅展示了山东在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雄厚实力,更凸显了中国智造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领先地位。
时速400公里!国之重器再上新
CR450AF动车组样车(模型)无疑是此次展出的明星产品。这款由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发制造的动车组,标志着“CR450科技创新工程”取得重大突破。其试验时速高达450公里,运营时速也将达到400公里,将成为全球运行速度最快的高铁列车。
CR450AF
据中车四方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陶桂东介绍,CR450AF的车头造型灵感来源于“飞箭”,两翼锐利的棱线仿自中国古代的“箭镞”,如离弦之箭破空而出,极具速度冲击力。车身飘带色调采用“国旗红”“琉璃黄”,形状脱胎于中国书法中的“笔锋”,如书法运笔,勾回折转遒劲飘逸,凸显“中国风”。整车造型设计充分彰显中国速度、中国智慧、中国文化。
CR450AF动车组突破系列关键技术,实现全面迭代升级,不仅速度快,更在安全性、节能性、舒适性和智能化方面实现了全面升级。未来投入商业运营后可进一步压缩时空距离,让旅客出行更加便捷高效。
“智”行千里 以硬核科技定义时代坐标
制造过程中,大国工匠们精益求精,匠心筑梦。
历经7年攻关,研发团队在牵引系统、减阻降噪、制动控制等核心技术领域攻坚克难,从拓扑优化技术到新型材料研发,从永磁牵引电机的开创性应用到一体化全包覆结构的匠心设计,每一项硬核科技都在为疾驰的“中国速度”添砖加瓦。
CR450AF驾驶舱
CR450AF动车组延续复兴号智能运行技术的同时,还增添了辅助驾驶、语音交互等功能,为驾驶员营造更为便捷舒适的驾驶体验。首次采用的时间敏感网,实现网络传输速率达1000兆赫兹,实时传输性能提升10倍。此外,列车上还配有智能诊断、智能监测系统,全列遍布4000多个监测点,实时收集轴温、压力等数据,做到自诊断、自恢复、自决策。
车内安全监控、旅客智能服务等领域均得到全面升级。智能调节的灯光系统,可随室外环境变换而自动调节明暗度、切换氛围;无接触式卫生间可实现“空中按键”操作,投影式冲水按键既卫生又便捷。
CR450AF商务座
从时速200公里动车组,到现在时速350公里、时速400公里复兴号动车组、智能动车组,再到600公里高速磁悬浮,“中国造”高铁列车愈加受到国际认可,并已“走出”国门。中国制造、中国标准走向世界。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总装分厂钳工、高级技师李文龙在采访中表示,“作为一名扎根高铁动车生产一线18年的产业工人,我坚信只有继续努力钻研技艺,带动团队提升技能水平、攻关更多难题,才能将中国高铁这张金名片越擦越亮。”
深境探索 解锁“穿透地心”的开拓力量
CR450AF动车组以其非凡的速度与高效,引领着新时代的浪潮,视线转向深邃的地下世界,中国智造在地底深处也同样书写着新的篇章。与CR450AF动车组样车一同亮相的,还有济南重工集团研发制造的“开拓一号”盾构机。
“开拓一号”作为山东省首台大直径地铁隧道盾构机,出色完成济南地铁1号线施工任务,不仅攻克了R1线重大风险,还突破性的在地下四十米进行小半径曲线、叠落段掘进等高难度动作,展现出非凡的技术实力与创新突破。
盾构机,这一地下工程的强大推手,凭借其无与伦比的掘进能力和广泛的适应性,在城市地铁、隧道等地下空间开发中大放异彩。
同样由济南重工集团匠心打造的“山河号”盾构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直径盾构机之一,最大开挖直径17.5米,总长163米、重达5200吨、装机总功率12580千瓦,堪称地下工程装备中的“巨无霸”。
“山河号”盾构机
作为打通下穿万里黄河最大直径盾构隧道的关键重器,“山河号”盾构机装配了带压复合型刀盘、开挖仓伸缩摄像头等,采用先进的伸缩式主驱动技术,在掘进过程中能够更灵活地调整自身结构以应对不同地质变化。在保证机械性能卓越的同时,还搭载了超前地质预报、地层界面识别、刀具磨损检测、同步注浆检测等智能化装备系统,并通过大盾构云智慧平台实现远程操控,使得它能够在复杂地质条件下稳定、高效地掘进。
目前,“山河号”盾构机已成功穿越一级水源保护地沉砂池等多处风险源,穿黄隧道也于近期进入黄河水域段施工。截至3月4日,隧道盾构段已累计掘进1658米,开挖过半。
传统的机械制造行业在科技进步的推动下,正逐步向高度智能化、自动化的方向转变。山东的制造企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从CR450AF动车组样车到“山河号”盾构机,地上与地下,一动一静之间,虽处不同维度,却共同以各自的稳健与力量,开辟城市发展的脉络,连接未来的无限可能。
每一次启程,都是对未知的探索。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全球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中国智造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舞台。而山东作为其中的重要一员,更将持续挖掘并发挥自身优势,加强创新驱动,为“智造中国”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