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潍坊职教周丨“星”耀潍职
鲁网5月13日讯(记者 王玉龙)从1956年肇创至今,六十八载风雨兼程,潍坊职业学院秉承“明德尚学 强能善技”的校训,凝练形成“崇实尚行 敢于争先”潍职作风,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2019年,学院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
“双高”计划五年来,学院培养了大批适应性强的高素质人才,他们有的扎根企业锤炼为能工巧匠,有的投入创业大军成功创业,有的升入更高学府求学深造,有的携笔从戎报效国家,有的投身西部参与开发建设……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勤奋工作,成为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为国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也为学院增添了荣光。
大国工匠,有我!
学院瞄准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对人才的需求,创新实施产教融合、学岗融通“双融”人才培养,形成“匠造专班”等国内领先的工匠人才培养范式,引领现代学徒制改革和现场工程师培养率先实践。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引赛入课、赛课联动,构建“1+N”三级竞赛体系和进阶式课程体系,形成技能大赛普惠赋能教学改革“雁阵模式”,推动技能竞赛改革国家制度设计落地见效。在智能制造、现代农业、医药研发等行业,学院优秀学子走出了一条技能成才、技能报国之路。
刘玉婷就是其中的代表。2019年,刘玉婷怀着激动而又兴奋的心情踏进了潍坊职业学院的大门,成为工业分析技术专业的一名学生。她坚信高职院校能给她的大学生活带来不一样的变化。在指导老师的引导下,刘玉婷加入了大赛团队,开启了她竞赛生涯的新篇章。
“因在中职接触过类似比赛,盲目自信地认为竞赛不难,可现实却给我当头一棒。高职的赛项标准远高于中职,完全超出我的认知。训练期间,细节上的操作总是那么不尽人意,根本无法在团队当中脱颖而出。”刘玉婷说。
从零起步的探索,栽了不少跟头。理论与实操的系统构建,不停歇的高强度训练,对心力、毅力和体力,都是一种巨大挑战。后来,她得知是自己的训练方向错了,没有真正的了解实验,一味地追求成效,忽略了细节方面。于是,在完成基本理论的同时,她加强对细节的训练,一遍又一遍地回顾、思考,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2020年11月,她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大型比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竞赛,最终获省赛二等奖。
2022年8月15日,国赛的枪声打响了。她拿出了最好的状态,三载厉兵秣马,终于一朝亮剑出征,斩获国赛一等奖的第一名。
“毫不夸张地说,潍职三年,我一个周末都没有休息过,实验室和图书馆就是我的全部生活。”刘玉婷说,她非常感谢母校给予她的一切,让她有了努力的方向和奋斗的目标。“在学校学到的不只是知识,还有不断拼搏,不断向上的精神,以及敢闯敢试、忘我拼搏的勇气。”
2022年11月,她收到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的录用通知书,与一群博士们为伍,团队中她年纪最小、学历最低。
就业创业,有我!
学院聚焦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构建“六个维度”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和“一站式”双创科技服务平台,学生双创竞赛成绩全国领先,“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特等奖,实现山东省高职院校零的突破。通过双创教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显著提升,涌现出一批自主成功创业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的典型代表,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有生力量。
刘连顺,机电工程学院2020级机电一体化技术3班学生,机器人创新设计社团第四任社长。
刘连顺来自于泰安市东平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母亲作为留守妇女在家照顾年迈生病的爷爷奶奶,父亲是家里的顶梁柱,也是唯一的固定经济来源。由于深知父亲在外打零工挣钱不容易,他成长得比同龄人要快,学习、做饭、干农活样样精通,除了学习,他基本在勤工俭学和假期打工中度过。2020年考入潍坊职业学院的那一刻起,他就立志“做一个独立自强的人,依靠自己的拼搏,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功底基础上,刘连顺积极参加各类科技创新活动,在科研竞赛中提高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020年10月,刘连顺加入了机器人创新设计社团,学习了Solidworks、Ansys、Matlab等技术技能。由于自己的努力,他被选拔进入“创业者训练营”学习。2021年,他被指导老师选中加入车间油雾净化器二代机的研发。他与学长在车间夜以继日地研究、测试,最终完成了二代机的三维设计方案。2021年11月,在南昌夺得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2023年3月在北京理工大学夺得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
一路走来,他充分领略了创业的魅力,立志要通过创业改变未来。2021年底,刘连顺担任了针织控制器的项目负责人,他带领团队经过1年的时间攻克了多项技术难题,2022年7月份注册成立山东联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并兼任总经理,他也从一名模拟创业者成为一名真正的创业者。
服务社会,有我!
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构建一体化“大思政”工作体系和全环境育人体系。实施“千日领航”学生成长计划,创新“三进三融”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常态化开展法治与国防教育,实施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人文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等活动,开设青马课堂等特色课程,增强学生的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文化自信感,筑牢精神之基。一批优秀学子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和志愿服务,在国防建设、西部开发、疫情防控等方面作出了平凡贡献,彰显了使命担当。
扎根西部的华玥。华玥是潍坊职业学院国际商务学院商务英语专业2019届毕业生。2021年本科毕业后,面对升学与就业的选择,华玥也曾徘徊不定。“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学校的西部计划宣传,让她与马尔康市结缘,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2022年6月10日凌晨,马尔康市突发5.8级地震,至当日8时,共发生3.0级以上地震11次,阿坝州应急委决定启动地震二级应急响应。
华玥第一时间加入青年志愿应急突击队,在辖区内和7个安置点开展人员疏散、物资搬运、心理安抚、帐篷搭建等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用点滴力量诠释潍职毕业生的责任担当。
英勇救人的曲明鑫。曲明鑫2017年就读于潍坊职业学院空中乘务专业。2020年11月加入邹平市公安局辅警队伍,现为邹平市公安局留置看护大队辅警。2022年荣获滨州市公安局“二星辅警”荣誉称号。
2023年3月5日下午四点,曲明鑫与其朋友在于印水库散步。散步途中,只听见扑通一声,随即便传来人群的呼救声,“快救救小孩子!”曲明鑫回头一看,原来是一名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跌落进湖中。只见小男孩在水里挣扎,离岸边越来越远,曲明鑫顾不上多想,把手机、眼镜扔给朋友便冲向了事发地,来不及脱衣服便毅然跳入了水中。当抓住小男孩时,他才发现脚下全是淤泥,此时双脚已经陷入泥中。由于小男孩挣扎剧烈,原本在岸上拉人的曲明鑫朋友也跌落进了湖里,乍然落水使得其朋友也开始挣扎。曲明鑫见状,一边抱着小男孩一边又踩着淤泥奔向他的朋友,在附近群众的帮助下将他们安全救上岸。
因为救助及时,小男孩只是呛了些水,身体并无大碍,男孩的爷爷闻讯跑来,紧紧握住两位年轻人的手连连道谢,“谢谢你们,真的谢谢你们!不然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浑身湿透的曲明鑫与其朋友忙说:“应该的,孩子没事就好!”确认男孩没事后,两位年轻人默默离开了现场。
大阅兵上的“铿锵玫瑰”厉运婕。“中华儿女多奇志,不爱红装爱武装”。2016年9月,2014级报关与国际货运班厉运婕在完成全日制学习课程之后,毅然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应征入伍的号召,成为了一名潇洒女兵,服役于海军青岛某部队。在2019年国庆大阅兵任务中,经过严格选拔,厉运婕最终成为国庆阅兵女兵方队中的一员。她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到训练当中,不但经受住了一次次的淘汰选拔,而且因表现出色,综合条件优异,被安排在女兵方队的第一排中间位置,在女将军领队的正后方参加受阅。阅兵当天,厉运婕同学和女兵方队全体队员一起,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以其特有的飒爽英姿,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正如《解放军报》对厉运婕的魅力评语所言:“训练中你是英姿飒爽的受阅队员,工作中你是兢兢业业的技能兵,集训中你是比拼赶超的训练精兵,生活中你是温柔体贴的知心姐姐。多面手的背后是比旁人更多的努力和付出。你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强军路上巾帼不让须眉。作为新时代女兵,明天的你会更出彩,会在自己的岗位上闪耀光芒!”
求学深造,有我!
学院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系统推进“高效课堂”建设,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水平,培养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视野开阔、技术前瞻力强的高素质人才。大力推进“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高标准做好“专升本”工作,打通职业教育“学历天花板”。众多学子进入中国农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等高等学府求学深造,在更高层次的平台中增智强能,开启不一样的精彩人生。
如赵衍钦。赵衍钦是汽车工程学院汽车制造与装配专业2020届毕业生。
赵衍钦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凭着明确的和强烈的人生追求,勤奋好学,态度端正,牢固掌握了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把所学知识转化为动手能力,广泛涉猎其他领域的知识,各科综合测评成绩均排在专业前列,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优秀科技社团干部”“潍坊职业学院优秀学生干部”“潍坊职业学院优秀共青团干部”“潍坊市优秀志愿者”等荣誉称号。
2018年4月10日,共青团中央学校部面向全国高校公开遴选一百个专业工作室,由他带领的大学生新媒体工作室成功获评“2018年度全国学校共青团新媒体运营中心专业工作室”称号。2018年11月30日,经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审核,成功设立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潍坊职业学院通讯站,并担任第一届通讯站站长。2020年通过专升本考试考入山东交通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像赵衍钦这样的优秀学子还有很多。比如鲁统赣,2017年进入潍坊职业学院,经过两年的学习以后选择专升本。2020年他经历了历史上备考时间最长的专升本考试,在这场专升本“战役”中努力、坚持,保持良好的心态,最终升入临沂大学。进入临沂大学后,他又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以及老师的帮助,最终考研成功升入苏州大学。
再如张振超。2013年9月进入潍坊职业学院信息工程系物联网班,2016年9月升入济宁学院,2018年9月升入扬州大学。读研期间,发表SCI论文2篇,申请软件著作权4项,参加国际会议并作报告。获江苏省研究生数学建模科研创新实践大赛一等奖。现任青岛科技大学教师,主要从事大数据、人工智能教学和科研工作,完成了“从学生到老师”的美丽嬗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