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这三个字早已远超地理范畴,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从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和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里先后诞生了汉字激光照排系统、超级计算机、集成电路器件工艺、高铁运行控制、绿色纳米印刷、5G移动通信、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创新药物与医疗器械等一大批关键核心技术和变革性重大科技成果,也给了张朝阳、李彦宏、雷军、周鸿祎等一大批风云人物最初商业启蒙。
中关村有什么“创新密码”?
研读中关村“创新密码”,必须读懂“无形之手”。1980年10月,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陈春先等科技人员,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拉开了科技人员面向市场、自主创业的序幕。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健全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市场化机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不断推动科技创新升级,是一条街变为示范区的最大秘诀。
研读中关村“创新密码”,必须读懂“有为政府”。有人说,“科学的春天”和“改革的春风”,催生了“电子一条街”。从一条街到示范区,中关村的每一步前行,都是党中央国务院重视、肯定、支持和引导的结果。中关村的各种创新要素得到聚集,各种创新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与政府组织、规划、服务和保障是分不开的。推动创新发展,政府职能要转变,行政审批要优化,要以有效制度供给,持续不断给企业“松绑”,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研读中关村“创新密码”,必须读懂“人才”。没有人才就没有“一条街”,也没有今天的示范区,更没有中关村的未来。如今,中关村是“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示范区内企业留学归国人才和外籍从业人员超过4万人。
研读中关村“创新密码”,必须读懂“创新文化”。在中关村,鼓励创业、宽容失败是一种常识。全球视野、开放融合、协同共享的创新理念,自由探索、尊重创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氛围,勇于创新、不惧风险、敢为天下先的创业精神,已经熔铸到了中关村的骨髓里。
“取经”时间很短,创新之路很长。研究读懂中关村的“创新密码”,关键在实用,关键要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把有用的经验应用到山东创新发展实践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