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王7月16日讯 (见习记者 王冰姿)黄海之滨的日照因港立市、依海而兴,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作为“一带一路”的关键枢纽和山东省打造活力海洋和开放海洋的重要战略支点,日照港向海图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积极打造智慧港口系统生态圈,不断焕发出港口新活力。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日照港原名石臼港。1982年开工建设,1986年开港开放。2003年5月,原日照港务局和岚山港务局企业部分联合重组,成立了日照港集团有限公司。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日照港已发展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沿海主要港口,“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全球重要的能源和大宗原材料中转基地。
2018年,日照港货物吞吐量达3.8亿吨,跃居全国沿海港口第7位。短短40年的时间,日照港从无到有、由弱趋强,从单一的煤炭输出港成长为集航运、铁路、公路、管道、皮带等多种运输方式,大进大出、高效便捷的综合运输枢纽。
作为“一带一路”海陆的重要结合点,日照港依靠便捷通畅的海陆立体联运体系,架起沟通境内外、连接东中西的运输大通道。海上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航,开通了到韩国平泽、釜山、东南亚、日本关东、关西、九州的外贸集装箱航线;陆上运输四通八达,2条铁路线、3条高速公路、5条输油管线直通港区,成为集航运、铁路、公路、管道、皮带等多种运输方式于一体的综合运输枢纽。
同时,还辐射到中国中西部广大地区和蒙古、中西亚、欧洲全境。作为全国沿海港口中,唯一一个拥有两条千公里干线铁路直通港区的港口,日照港沿瓦日和新荷兖日两条铁路线布局8个无水港,为客户提供个性化、“门到门”服务。开通了“日照—欧洲”“日照—中亚”“日照—莫斯科”等集装箱国际班列,构建起陆海双向国际物流大通道。
作为日照市的开放窗口和重要平台,近年来,日照港加快“走出去”步伐,运营巴基斯坦卡西姆煤炭码头、几内亚博法项目,与俄罗斯海参崴港、泰国港务局等签署友好港口协议,开放交流、互联互通水平持续提升。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日照港积极推动“港产城海”融合发展,发挥港口供应链节点重要作用,集聚资源助力城市发展,带动了钢铁、石化、浆纸、建材、汽车及其配件、粮油等临港产业的快速崛起,吸引了山东钢铁集团、中粮油脂、威亚发动机、长城汽车整车项目、亚太森博、邦基三维等大型企业加速向日照聚集。
打造智慧港口系统生态圈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一个集5G互联网、物联网和码头自动化技术为一体的智慧港口系统生态圈在日照港悄然形成。
在日照港石臼港区西区,20万平米的集装箱自动化堆场内却空无一人,8台自动化轨道吊来回穿梭,把刚卸船的集装箱码放得井然有序。这里是国内首个规模化建成、平行岸线布置的双悬臂自动化堆场,每昼夜作业量可达3000标箱,节约70%的人工成本。
控制室是港口自动化堆场的“神经中枢”,三名工作人员坐在监控设备前,只需偶尔操纵摇杆或是拿起对讲机与前来提货的卡车司机进行简单交流,便可以为客户完成货物提取,司机全程无需下车。
“集装箱装卸效率提高了一倍,8台轨道吊24小时待命,货物码放更加整齐高效。”日照港集装箱发展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副经理胡继龙表示,集装箱自动化堆场的建成、集装箱闸口的无人化改造,开启了码头无人化值守建设新时代。
依托舟道网、大宗商品交易中心等平台,日照港建成了覆盖全港的企业级骨干网络和云数据中心,创立“互联网+”“物流+”“金融+”“贸易+”供应链服务平台。从港口生产到内部管控,从客户服务到领导决策,信息化触角已全方位渗透至港口的各个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