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7月19日讯(见习记者 王冰姿)今日,“我爱这片蓝色的国土”网络主题活动走进长岛县,清晨的阳光洒在海面上,海水波光粼粼,成群的海鸥从海面上飞过,采访团一行人沿着蜿蜒曲折的海岸线,走在长岛的海边,感受郁郁葱葱的森林,鬼斧神工的悬崖峭壁,见证昔日的荒凉小岛,变成如今蓝色生态之岛。
据悉,长岛县是山东省唯一的海岛县,是我国海上物种的“博物馆”和海洋环境的“晴雨表”。近年来,长岛县坚持“保护就是最好开发”,打造“蓝(绿)色生态之岛”,用“生态执笔”塑写“金山银山”,守护好祖国的碧海蓝天。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山东“更加注重经略海洋”,“在发展海洋经济上走在前列”,这对因海而生、凭海而兴的长岛,既是使命担当、更是历史机遇。2017年7月1日,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莅临长岛视察时,指示长岛把“生态保护、绿色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争创全省第一个海洋类国家公园。2018年6月1日,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批复成立,2019年1月7日正式挂牌。在过去一年半的时间里,长岛以全域生态保育践行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打造全省乃至全国海洋生态文明样板。
用“加法”推进全域生态修复,积极争创国家公园。
高次团粒喷播技术是长岛修复破损山体、全面恢复山林植被的重要技术。通过高次团粒喷播技术,这些种子2个月即可生根发芽,半年左右就能形成乔木、灌木和草丛层次分明的植物群落,达到生态修复和绿化美化彩化提升效果。“近年来,我县按照生态优先的工作思路,加快实施生态环境综合提升的项目的落实,计划3年内投资5.9亿元对全域的生态进行综合修复。我们利用高次团粒喷播技术对我县破损山体20万平方米进行综合整治。2018年我们共治理破损山体植树,喷播面积20万平方米,种植绿化带苗木30余万株。”长岛交通与住房建设管理局裸露山体治理项目负责人张文平对记者说道。
2019年开春以来,长岛已对5处地段进行了补喷及苗木补栽,共喷播面积4.8万平方米,栽植常绿树与花灌木14万株、灌木苗木29万株、铺种麦冬草2.1万株,逐步改善海岛生态环境,展现海岛独有的生态优势。
用“减法”推进全域生态整治,矢志放大生态优势。
近年来,长岛紧紧围绕推动海洋生态保护和持续发展的战略定位,大力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大规模拆除破旧建筑,整治修复自然岸线,加快退岸还滩进程。累计拆除岸线破旧建筑、育保苗场、圈养池53万多平方米,恢复自然岸线20多公里,全区旅游和自然岸线占比由38%提高到74%,渔养生产岸线压缩到17%。
在南长山岛的南海岸木栈道,以前这里有多家育保苗场,垃圾遍地,污水横流,海藻绝生。“从2013年5月份开始,南长山街道对孙家、赵王、王家沟263户育保苗场进行拆除,共拆除了176000平方米,恢复海岸线3100米,现在山也绿了,海也清了,多年不见的海藻又重新生长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贯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持续做好岸线修复工程,为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建设贡献南长山的力量。”南长山街道政法委员、副主任张基寅对记者讲述道。
回望长岛近年发展历程,生态保护是根本要点,绿色发展是通篇主题。未来,长岛将依托全域生态保育这个根基,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中连续“破题”,立足资源环境优势,着力解决全产业链处于低端运行等问题,推动旅游度假、生态渔业、海洋文化发展动能向高端高质、可持续发展上转换,以“三个聚力”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打造“蓝色生态之岛”,倾力刻写出一份生态型“长岛答卷”守护好祖国的碧海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