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济南2月25日电
新华社记者萧海川
2020年开年以来的日子,有点不一样。出门仔细戴口罩、进门伸手测体温,已成为新的生活习惯。新冠肺炎疫情笼罩下,工作怎么推进、小孩啥时候能去学校,心里并不十分有底。
就好像,肩膀上担着一根扁担,一头装着“家人平安”,一头装着“吃穿用度”。每天的生活,如同泰山上的挑山工,肩上千钧担,脚下不能松。
一头挑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一头挑着经济社会发展,这就是2020年春天里中国的扁担。必须要登攀的,则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这座山。
与新冠肺炎疫情短兵相接后,我们逐渐站稳了脚跟。部分省区市已出现新增确诊病例零报告,个别省份还下调了应急响应级别。
在尚无特效药、特效疫苗和特效诊疗方案的情况下,依靠国家力量的紧急动员、白衣战士的奋不顾身、广大群众的积极“参战”,我们扛住了疫情的闷头一棍,正在逐渐迎来转机。
治病救人的目的,是恢复健康、重现生机。眼下,疫情防控固然是一场持久战,但这更应该是一场让疫病耗不起的消耗战。所以,就应当让我们应对的本钱搞得多多的。
因此,当黄淮海平原农事繁忙、千里大动脉上钢轨作响、港口塔吊腾挪不息时,“世界工厂”里隐隐响起的机器声正在为战胜疫病积蓄着力量。
行百里者半九十。我们只要秉持“不获全胜决不轻言成功”的决心,发扬永不懈怠的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把稳扁担的两头、踏稳脚下的坎坷,那么,我们必能迎来“三军过后尽开颜”的胜利豪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