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3月20日讯 “产品马上就要上市了,这段时间一定要保障棚内的湿度和温度,确保羊肚菌质量和产量。”3月9日,乳山市南黄镇靠山村的羊肚菌大棚旁,党支部书记王大伟对村民说,同时咱们的无花果树管理也要上心,倒春寒还是很厉害,防冻措施一定要到位。
王大伟(左)和村民在地里
时下,王大伟心里时刻挂念着羊肚菌和无花果,靠山村的村民们也都把它们当做心头宝,靠着它们发家致富。
但在过去基础差、经济弱,缺乏创收能力——穷,一直困扰着靠山村,也是村党支部的一块“心病”。如今,一手拿着无花果一手拿着羊肚菌的靠山村村民,总算找到了可靠的产业支撑。
无花果的收入一度比不上玉米小麦
南黄镇靠山村位于山东乳山市城区东侧。192户村民,不到500人的规模,“靠山村属于经济薄弱村,村里产业比较分散,规模化程度较低,村集体收入少,村民收入也不高,”王大伟如此形容村子。
基于光照条件和靠近海洋带来的水汽,村子一直有种植无花果的传统。据王大伟介绍,靠山村约640余亩的耕地中,无花果种植面积达到了475亩,果树数量超过一万八千棵。然而这样一种食用、药用价值都很高的农作物,过去却并没能卖出满意的价格。
“每亩平均产量在4000斤,但是这边的无花果在市场上只能卖出每斤1块钱的价格,最高时候不过每斤1块5。”造成果实品质不高、卖不出好价格的背后,归结于无花果优势不突出,规模化程度不高,品牌效应不响,市场竞争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
“刚到村里时发现村民不舍得剪果树树枝,都说这样会影响果树产量,但实际上修枝是无花果种植中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因气温特点,靠山村的无花果树每年有春果、秋果两次收获,分别从6月和7月中下旬开始,“秋果是长在新发出来的树枝上,要是不修剪老枝,容易和新发出来树枝争营养,果子出来就少了,并且还容易导致果树郁闭,影响果实质量。”
不经修剪的无花果树,树枝越来越多,树体看起来也越来越大。每年7、8月高温天气下,“枝繁叶茂”下的无花果发生霉变,表皮上全是一个个黑斑。据王大伟介绍,此前这种品质较差的无花果,有时甚至只能卖到每斤5毛钱,极大打击村民管理无花果积极性。
从技术和产业搭好基础
2018年年初,在威海市农业农村局工作的王大伟被派到南黄镇靠山村任村党支部书记。在他看来,自己有农业农村局的工作经验,理应从农业技术、农业发展为靠山村带来资源和改变。他召集种植大户、无花果商贩成立无花果产业研究发展小组,理清本村原料供给量及发展潜力,原料供给、运输成本、市场前景、劳动力质量成本,逐项研究无花果从种植到深加工的产业发展链条,引导无花果规模化发展。
在找到靠山村低价无花果的“痛点”后,王大伟将来自市农科院的专家请到村内,一点点教村民管理、管护方面的技术要点,包括果树修剪、施肥、打药等。在更科学的管理技术下,靠山村的无花果果实品质有了保障。如今的靠山村无花果每斤价格至少在3元以上,相比过去翻了一倍。而通过村里牵头成立的供销合作社,村民更是不愁没有销路的问题。
除了农业技术,王大伟觉得单纯的无花果产销并不能形成足够牢固的产业基础。想到村子距离镇上不过3公里,而且位置就在省道沿路时,去年就在村内建设900余平方无花果交易市场,今年计划在省道边再建设1200平方交易市场,将两个市场连接起来,形成规模。“想着做一个以靠山村为点、以南黄镇为面的无花果集散地,辐射带动周边村镇无花果产业发展,让更多的种植户增收致富。”
同时村里还注册了“南黄北绿”的商标,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多方面宣传,打造“南黄北绿”无花果品牌。如今的“南黄北绿”无花果不仅在山东省内销售,甚至销售到上海、苏州等南方市场。
目前,村里已和上海市水果协会达成协议,通过订单销售模式,从靠山村的果树上摘下鲜果、经过包装、冷链车运输,最快一天之内到达消费者手中。为此,村里还于去年新建起300吨冷鲜冷藏库、烘干车间、电商中心等服务设施,最大程度提升无花果产品附加值。
靠山村终于有了产业“依靠”
如今的靠山村民,一边可以忙碌着无花果的管理,一边可以进到村内的羊肚菌大棚进行种植工作,用村民话说,这是不出村就找到了一份收入不错的兼职。
羊肚菌是一种食用菌类,因其营养成分较高,在海外市场比较受欢迎。但由于国内种植面积较少,收购价格一直相对较高。
2018年7月,通过引进羊肚菌种植企业,王大伟将羊肚菌这个稀罕物带到了靠山村并进行试种。由于村里村民相对年龄偏大,除无花果之外的用地基本被荒废,无人种地。通过流转、盘活这些耕地,靠山村建起了羊肚菌大棚15个、小棚约70亩,总占地规模约124亩。10月中下旬种植后,去年4月,靠山村的羊肚菌迎来收获。
“试了很多个品种,平均算下来每亩能到300斤,根据羊肚菌的品质,最好的能卖到1400元一斤,最低的也能卖到每斤30到40元,主要是销往海外。”在去年5月全部收获完毕后,王大伟督促企业撤掉小棚,换成产量更高、管理更方便的大棚,如今靠山村羊肚菌大棚数量增加到了52个。同时对品种进行了挑选,保证产量与质量。
“通过土地流转,村民们每亩地每年能收到约600元租金,在五年之后,租金上涨为800元。而在羊肚菌的生长期间,村民可以进大棚干活,每人每天至少有100元工资。既能拿着地租,还能在自己地里干活挣工钱,村民都很满意。”王大伟说。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王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