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2020专题 > 齐鲁时代楷模-关鲁 > 媒体报道 > 正文

齐鲁时代楷模丨记因公牺牲的齐河县纪检监察干部关鲁

2020-11-09 11:00 来源:齐鲁晚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关鲁同志生前系齐河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2020年6月,在外出办案时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5岁。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关于追授关鲁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的决定 

  关鲁同志生前系齐河县纪委常委、县监委委员,2020年6月,在外出办案时不幸因公牺牲,年仅45岁。关鲁同志热爱纪检监察事业,在齐河县纪委监委工作期间,无论在什么岗位,都始终把讲政治摆在首位,以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为最高追求,以肃贪惩腐、激浊扬清为神圣使命,信仰坚定、对党忠诚,秉公执纪、刚正不阿,恪尽职守、严于律己,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的优秀品格,是新时代纪检监察干部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 

  为深入学习宣传关鲁同志先进事迹,激励全省广大党员干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守初心使命、勇于担当作为,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走在前列,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决定,追授关鲁同志“齐鲁时代楷模”称号。 

  信念如钢 铁面似霜 激情似火心 暖如阳 

  ——记因公牺牲的齐河县纪检监察干部关鲁 

  “太拼了”,这是齐河县纪委监委第六纪检监察室主任马加振对关鲁的第一印象。第一次与关鲁一起出差,他把五天的工作时间压缩到两天,马加振开玩笑道,“再也不和您一起出差了,简直受不了。”玩笑归玩笑,他们深知,时间对于纪检监察工作意味着什么。 

  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赛跑,也是一场与涉案人员的较量。 

  2003年,关鲁从齐河县公安局调入齐河县纪委工作,2018年1月任齐河县纪委常委、监委委员。被中央纪委办公厅先后评为“党风廉政建设学习教育和宣传工作全国先进个人”“全国纪检监察信息工作先进个人”,2019年被省纪委机关、省人社厅评为“山东省纪检监察系统先进个人”。主管审查调查工作以来,他先后主导和参与查办违纪违法案件80余起,党纪政务处分70余人,采取留置措施4人,移送审查起诉6人,为国家挽回经济损失1100余万元。6月11日,在赴广东省东莞市办案中,不幸因公牺牲。8月29日,关鲁被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追记为一等功。 

  三张照片—— 

  他是工作狂人 

  以前,马加振常开玩笑,和关鲁每天待在一起的时间比他老婆还长。 

  马加振与关鲁共事时间虽短,但由于工作太忙了,两人基本天天在一起。 

  在马加振的手机里有几张照片,其中有三张让人印象深刻。 

  第一张照片拍摄于2018年6月。那是马加振第一次和关鲁一起出差。当时案情紧急,在确定了牡丹江和长治的行贿嫌疑人后,关鲁一行人立即赶到了哈尔滨。紧接着,他们租车自驾300多公里,终于在天黑之前赶到牡丹江。当晚,关鲁带领大家连夜摸排了3个乡镇的工厂,最终在牡丹江开发区一家工厂里锁定了目标。此处位置偏僻,加上人生地不熟,为了一行人的安全,摸排结束后,关鲁决定连夜开车返回哈尔滨。一路上,为了让其他人多休息一会儿,关鲁开车时间最长。到达市区时天已经蒙蒙亮,在哈尔滨办完相关的查询工作,当时已经累到虚脱的关鲁一坐到机场候车大厅的椅子上就睡着了。这一幕被马加振抓拍了下来。“那会儿就觉得他都这个年龄了还这样风餐露宿的很让人心酸,就偷偷拍下了这张照片。”马加振说。 

  第二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11月17日。那段时间工作繁重,关鲁经常通宵达旦。其间他的眼睛一直不舒服,别人劝他去医院,他嘴上答应着,最后也只是买了瓶眼药水。 

  当天中午马加振和关鲁在一起加班,中午订了外卖准备吃饭。阳光透过窗户照进来,关鲁的眼睛格外明显,整个眼球都红了,看着有点吓人。马加振忍不住掏出手机拍下这张照片。 

  第三张照片,拍摄于去年8月份的一个深夜。齐河县纪委接到线索,查办一省直部门某位处长的腐败案,关鲁带领队伍奔波北京、杭州、西宁多地,剥丝抽茧终于找到了案件的突破口,查实涉案金额800多万元。 

  这三张照片都是抓拍的关鲁工作瞬间,在马加振看来,就是这样无数个相似的瞬间组成了关鲁繁忙的日常。 

  一次恐吓—— 

  他始终铁面无私 

  关鲁常常把正人先正己挂在嘴边,他说纪检干部首先要自己干净,决不能新鞋溅泥、白袍点墨。 

  关鲁的同学李诚回忆,在同学们的印象中,关鲁有些“不合群”。每次同学聚会,缺席的总是关鲁。自从进入纪委工作,关鲁一直在刻意缩小自己的朋友圈。其实,这也是不少纪委工作人员的写照。 

  有些同学不理解关鲁的做法,对此颇有微词,他从不解释,有时候有些话越解释反而越会显得苍白无力。 

  有一次,有人找到李诚,让他带话希望关鲁在一件案子上留情面。李诚在找到关鲁之前其实有一定的心理准备,毕竟两人相识30多年,知道他的硬脾气。结果不出所料被拒绝了。“当时关鲁就和我说,‘哥,不是不给你面子,给了面子就踩了红线’。”李诚讲述,最后那个案子还是查清事实,依纪依法处理了。 

  关鲁的铁面无私也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把这种怨恨记恨在他身上。关鲁在大半夜接到威胁电话是常有的事。 

  2018年7月,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关鲁与司法机关配合,主办了两起打掉黑恶势力“保护伞”的案件。当时有一名恶势力分子托人给他传话,“你再盯住不放,早晚要你好看。”面对威胁,关鲁丝毫没有退却。 

  “那时关鲁给我打电话说有人嘿唬他,我们方言吓唬的意思。”在李诚的记忆里,这位好兄弟很少诉说自己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委屈,那次也是两人相识多年,关鲁第一次在他面前展现面对的压力。 

  一袋面条—— 

  他是“暖男一枚” 

  将自己的电话留给上访的村民。 

  关鲁对犯罪分子是无情的,对身边的同事,对接触的老百姓却是有情有义。 

  高中钦是关鲁之前的同事,两人曾一起共事五年,在他心里关鲁既是好领导,也是一个温暖的大哥形象。早上,高中钦和妻子经常不吃早饭,闲聊中关鲁得知了这个情况也记在了心里。 

  “有一天关常委突然递给了我一袋面条,让我早晨煮点面条吃,叮嘱我别不吃早饭,不然对身体不好。”高中钦说,“当时关鲁去超市买面条想到了我们就一起买了。”当时高中钦特别感动,关鲁虽然话不多,但打心底里关心别人,真诚地温暖着身边每一个人。 

  关鲁熟悉身边每一个年轻同志的思想状况,大家有心事,总爱找他说一说。关鲁的办公室养了三盆花,每当同事王春玉心情不好时,总喜欢借着帮浇花的时候,听他讲一讲人生道理。现在,在关鲁的办公室,那三盆花依然茂盛地生长着,王春玉还是习惯性地浇一浇那些花。就如同关鲁还在一样。 

  刚刚得知关鲁牺牲的消息时,周锦绣正在休产假。说起关鲁,她再也控制不住情绪大哭起来,关鲁走后,她曾一两个月睡不好觉。“以前干工作总是特别的顺利,殊不知都是关常委在前面给我们解决了问题。”周锦绣说。 

  周锦绣认识关鲁十年了,从他身上学到了很多。关鲁曾在信访室工作,对每一个前来信访的百姓都能做到耐心去倾听。“他特别有共情能力,有时和前来信访的人聊着聊着眼圈就红了。”周锦绣觉得,关鲁是一个能听进去别人说话的人,有的来访群众情绪激动,每次关鲁都能耐心地引导对方,搞清楚事情的重点在哪里,周锦绣觉得,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事。 

  关鲁还经常把自己的手机号留给来访群众。村里的老百姓习惯早起,也有的晚睡借酒消愁,关鲁的手机经常会在早上六七点钟或者深夜被信访群众打通,每一次他都耐心细致地倾听和沟通。 

  一次发火—— 

  他始终坚持原则 

  晚上,关鲁家客厅的灯常年不开,这是两口子约定好的。如今丈夫已经去世几个月了,妻子马红燕还是保留着这个习惯。 

  关鲁觉得晚上敲门的人不是说情就是送礼,于是和妻子约法三章,除了不开灯,有人敲门的话一律不搭腔不开门。有一次,马红燕一个老家的哥哥来敲门,她没多想就把门给打开了。那位亲戚也是来说情的,结果被关鲁严词拒绝。等到亲戚走后,关鲁对马红燕发了火。“他说我这是在拖他的后腿。”马红燕说,那是结婚这么多年,关鲁第一次冲她发脾气。 

  无论是在亲戚朋友还是妻子的眼里关鲁都是一个原则性极强且谨慎的人。大家聚在一起吃饭,谁要是聊到案子,关鲁就会急。“谁要是提到案子,他立马就瞪眼,然后放下筷子就不吃了。”马红燕说,他担心别人套他的话。 

  关鲁一直觉得愧对家人。他常常对妻子说,“现在太忙了没时间照顾你们,等我退休了一定好好补偿。”可家人们再也等不到这个补偿了。 

  关鲁一直觉得愧对母亲。马红燕记得有一次,她晚上起床发现关鲁坐在漆黑的客厅里抹眼泪。“他觉得母亲养他那么大有什么用,每次需要的时候都不在身边。”马红燕讲述。今年,母亲又生病了,关鲁好不容易休了一天班,陪母亲到济南住院。结果在医院期间,关鲁因为工作上的事情一直在接电话。母亲心疼忙碌的儿子忍不住劝他回去。“儿啊,老接电话耳朵得有多疼啊,你快回去忙吧,老娘不会怪你的。”最后,关鲁含着泪离开医院。 

  马红燕还记得关鲁最后一次离家时说的话“燕子,在家一定要好好吃饭啊”,脸上挂着微笑,一边走一边招手。 


责任编辑:赵家豪
分享到:
./W02020110939849308572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