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2020专题 > 齐鲁时代楷模-连钢创新团队 > 媒体报道 > 正文

连钢创新团队“不服输敢拼命”:从荒芜中起航,扬起梦想的风帆

2020-08-31 14:08 来源:中国山东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碧海蓝天之间,山东港口青岛港偌大的码头和堆场杳无人踪,生产作业却如行云流水。16台蓝色自动化桥吊矗立码头,从来自全球的巨轮上高效有序地装卸着集装箱,76台高速轨道吊在堆场上往来穿梭,83台自动导引车流转自如,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轻巧抓起、精准堆码,被集装箱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鲁网8月31日讯 碧海蓝天之间,山东港口青岛港偌大的码头和堆场杳无人踪,生产作业却如行云流水。16台蓝色自动化桥吊矗立码头,从来自全球的巨轮上高效有序地装卸着集装箱,76台高速轨道吊在堆场上往来穿梭,83台自动导引车流转自如,重达数十吨的集装箱被轻巧抓起、精准堆码,被集装箱货车运往全国各地…… 

  2017年5月11日,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在这里诞生,开创了低成本、短周期、全智能、高效率、更安全、零排放的全球全自动化码头建设先河,创造了超越全球同类码头单机平均效率50%、并且在商业运营条件下不断刷新的世界纪录,让“中国智造”的旗帜在全球自动化码头的高峰上高高飘扬。 

  在这座码头背后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甘心,勇担当;不服输,敢拼命;不畏艰,求创新;不怕难,善钻研;不满足,争一流,用自强不息的奋斗创造着震撼世界的奇迹,也赋予了这座码头远超码头本身的意义。 

  他们,就是山东港口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团队——“连钢创新团队”。 

  创新不是“从1到N”,而是“从0到1” 

  张连钢回忆说:“刚接到任务时,既兴奋又有压力。兴奋的是,建设中国自己的全自动化码头是我20多年的梦想,即使病休期间,我也一直在跟踪研究世界行业动态,而这一天终于来了!压力是,在发达国家,全自动化码头大多是不以商业运营为目的的‘贵族码头’,而且多数是半自动化或局部自动化。全自动化码头,无疑是全新的、更高风险的挑战,我们将面对很多无法预知的困难!” 

  2013年10月23日,这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从这一天起,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吹响了“集结号”。 

  从山东港口青岛港各基层单位抽调的8名IT、流程、设备、土建等方面的专家集聚在一起,开始了历时数年冲击世界港口科技制高点的艰难跋涉…… 

  当时业界众说纷纭,甚至有国外专家直接质疑:中国有能力搞自动化码头?在质疑声中,张连钢带领项目组进行了艰苦的调研论证和规划设计。 

  立项之初,项目组成员连自动化码头是什么样都没见过。抱着虚心求教的态度,15个月,张连钢带领大家先后奔赴荷兰、英国、德国、西班牙等国外自动化码头考察“取经”,但国外同行却对核心技术“三缄其口”,甚至开出了天价。 

  “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要成功还得依靠我们自己!”张连钢最后硬邦邦扔出了两句话。一切从零开始,难度可想而知。从方案开始设计的那天起,项目组办公室的灯就没在晚上十点前熄灭过,通宵达旦更是家常便饭。 

  “每个港口特点不同,我们不可能照搬照抄,也没有东西可抄。我们只有根据青岛的口岸实际、货源结构、码头流程、操作习惯,设计出自己的工艺流程、总平面布局和技术指标体系及规格参数,才能构建起一整套合理的集成方案和实施策略。”张连钢说。 

  靠“土专家”团队协作,靠“啃硬骨头”的精神,连钢创新团队硬生生把国外三年的设计工作在15个月内完成。当外国专家看到项目组一次性形成的整体方案时,大为震惊:“不可思议!我必须说,你们的模式才是最符合自动化码头建设方向的模式!” 

  奇迹背后是呕心沥血的坚守与付出 

  “还是不对!”2016年初的一个清晨,负责IT系统研发的李永翠又干了个通宵,揉了揉酸涩的眼睛,可对AGV“死锁”原因的分析还萦绕脑海里。那段时间,AGV“死锁”的情况频繁出现,必须迅速查明原因、优化软件,让AGV顺畅“跑起来”。李永翠和同事们用了几个月,分析了上万条工作日志,从中归纳了十几种“死锁”类型,最终成功“解锁”。回想这段经历,李永翠说:“这三年,我和同事陈强、刘耀徽他们提了上千条优化建议,每次都要经历这样的过程。考验的是知识,也是耐心和细心。” 

  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在建设过程中,无论是五十多岁的“元老级”工程师,还是正值当打之年的中年骨干、新锐大学生,为了“追求完美,干到极致”,大家在一轮又一轮的自我否定中磨砺成长,把“中国模式”一点一点打磨成型。 

  软件是自动化码头“大脑”。项目组从千丝万缕的业务中规划、设计出100多个清晰业务流程,自主构建了符合山东港口青岛港特色的全自动化码头系统架构,并承担起了软件开发任务。别小看这100多个业务流程,却生发出了海量的“大数据”,在“云端”星罗棋布,仅用于存放数据的服务器,其数量就超过了当时山东港口青岛港全港的2倍。 

  曾有人戏称自动化码头是“接口”工程,软软接口、硬硬接口、软硬接口、网络接口、平台接口等错综复杂,必须严丝合缝。IT工程师和业务分析师仅流程测试案例就编写了7000多个,反复测试达十几万次。自主开发的软件项目在测试中发现系统功能出现异常,但疑点有数百个。他们像大海捞针一样按流程一点点回溯,连续一周每天干到凌晨,最终找到了产品中潜在的问题点,被专家评价为“非常有价值的项目经验”并及时修改。 

  在设备执行系统方面,设备组用创新设计降低成本,核心设备比欧洲同类码头节约成本数亿元,有的可做到10年免维护。特别针对AGV的设计,项目组算了一笔账:如果采用国外主流的铅酸电池,寿命短,污染大,码头规模化后要配备超过1000吨的铅酸电池,每周就要淘汰10吨电池。青岛港自动化码头大胆采用先进的钛锂电池替代铅酸电池,设计制造了世界首台不用换电池的AGV,每个作业循环自动完成充电,巡航里程无限制,不但节能环保,而且设备减重十几吨,实现了低成本、小容量、长寿命、轻量化,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一举解决了换电站建设成本过高的问题。 

  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工程设备技术负责人殷健创新提出了“一横一竖一全”的最优建设原则,使三大设备的调试与土建工程可同时进行,实现各专业、各系统的“迭代推进”。他统筹协调几十个专业、几十家施工方协同施工,为了保证快速推进,在每周一次的工程建设协调会上经常和供应商、施工方甚至多年的老同事争得面红耳赤、声嘶力竭;带头绞尽脑汁研究政策、设计路径,积极协调口岸部门使设备建造、通关、上岸等顺利进行。 

  负责操作的朱文峰、王吉升、隋晓等对100多个流程反复修改十几稿;负责作业的李波、管廷敬、耿卫宁等做了40多个闸口方案,设计了高效、便捷的进出分离式闸口;耿增涛、刘迅、任荣升等人勇挑软件开发重担;设备人员张卫、王延春、吕向东、修方强、王伟、王培山、孙秀良、王心成等深入论证,确定最佳设备规格;负责土建的周兆君以一当十……这个团队被外方专家评价为“所见过的技术水平最高的码头方工程师团队”。 

  三年奋斗,他们推出了一连串耀眼的“全球首创”: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了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了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全球首创非等长后伸距双小车桥吊;首创高速轨道吊无轮缘车轮设计,避免车轮啃轨;实现岸边全自动无人理货、全自动喷淋熏蒸消毒、全自动空箱查验、冷箱温度自动监控…… 

  三年并行协同式推进,他们创造了令人咂舌的“奇迹”:自主设计了全套业务流程;规划了符合实际、先进合理的码头总平面布局;建立了合理的指标体系和技术规格参数;形成了自动化码头建设总集成方案及实施策略,高质量、短周期主导着数十家参与方实施了码头系统总集成,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用3年走完了国外常规8—10年的路;节省建设资金数亿元,成本远远低于国外同类码头。 

  在码头上安家,从荒芜中启航,“连钢创新团队”走过1000多个日日夜夜,付出了无数心血。眼前这座码头成为全球领先、亚洲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攫取了世界高科技码头的王冠。 


责任编辑:范金鑫
分享到:
./W02020083150976418585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