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初心不改 薪火相传拥军情

2019-07-29 18:09: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7月29日讯(记者 隋云涛)60年栉风沐雨,60年初心不改,“拥军船”五任船长、五代船,平均每年往返400个航次,累计航程20多万公里,相当于绕赤道5圈,谱写了一曲恪守初心、担当奉献的时代赞歌。多年来,“拥军船”先进事迹被广泛报道,院夼村多次获评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

  

  一段刻骨铭心事 架起海上“连心桥”

  1960年3月,院夼村民王道伦和王义宽驾驶渔船在返航途中遭遇大雾和强海流,在苏山岛海域附近迷失航路。没有灯塔、也没有避险之处,就在2人体力耗尽、感到绝望的时候,他们的求救声被岛上巡逻的战士听见,十几名解放军官兵在岸上站成一排,使劲敲着锣鼓为他们指引航向,最终帮助渔船冲出困境、成功靠泊,2人被救起。

  获救后的王义宽发起了高烧,战士们把他冻在脚上的袜子用火煨着脱下,轮换着给他量体温、喂药、喂饭,王道伦也被官兵安顿在一张温暖的床上。在官兵的精心照料下,二人身体渐渐康复。守岛官兵如亲人一般的照护,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渔家汉子不善言辞,却把恩情刻在心上:“今后出海,一定要来岛上看望解放军。”

  回到村里,身上穿着墨绿军装的王义宽、王道伦顾不上回家,首先跑到村委讲述了获救的事情。不久后,苏山岛官兵又救起了7名遇险的渔民。院夼村民口口相传:“苏山岛来了解放军,解放军是咱们的救命恩人。”

  1960年9月5日,院夼村党支部书记领着父老乡亲上岛感谢,却发现在这座无居民、无淡水、无耕地、无航线的“四无”小岛上,各种物资补给都由部队定期从陆地运送,看到官兵们在这样的条件下建岛守岛,村民们赶到心疼,为报答守岛官兵的恩情,保障驻岛部队战斗力,朴实的院夼人主动承担起义务接送官兵亲属和运输物资给养的重任。自此,院夼“拥军船”扬帆起航,开辟了一条在海图上找不到的航线。9月5日也成为驻岛官兵和院夼村人共同的“建岛节”。

  爱心“拥军船” 航迹六十载

  当时,院夼村党支部从20多条船里选出最好的一条舢板船,每天往返于苏山岛和院夼村之间,为官兵提供运输服务,王道伦自告奋勇成为第一任拥军船长。70年代,舢板船换成了桷蓬船,王义宽接替了老船长成了第二任舵手。80至90年代,第三任拥军船长王喜安接过了船舵,开起了机动舢板船。待到新世纪,第四任船长王喜联和第五任船长钱均堂驾起了机动大马力木船。2019年7月,院夼村又斥资140多万元,新建了一艘GPS和北斗系统双导航的现代化“拥军船”,运输能力由上一代的8吨提高到现在的55吨,抗风能力由上一代的6级提高到现在的8级,基本上可实现全天候航行。

  60年风雨兼程,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船换了一代又一代,但“拥军船”从未“抛锚停航”。那份真挚醇厚的感情,一直在院夼村和苏山岛之间薪火相传。20多万公里的航程是“拥军船”坚守初心的注解,蓝天碧海是院夼人奋勇担当、战天斗地的见证。

  “只要岛上有需要,拥军船随叫随到!”1998年冬天的深夜,苏山岛上一位牟平籍战士接到爷爷病危盼归的电话。寒风呼啸、大雪纷飞,海上风大浪高,要是出动船只,风险相当高;要是不出动,战士就见不到爷爷最后一面。负责船只管理的村委主任王太民想听听“拥军船”船长的意见,船长只说了一句话:这样的事儿谁还会摊上第二回?于是,在风雪交加的深夜,船长和两位船员驾驶“拥军船”驶向苏山岛。以往天气晴好,船只往来一趟苏山岛大概两个多小时。可那一晚,五个多小时过去了,还不见“拥军船”的踪影,王太民和船员家属一直在岸边焦急等待。直到凌晨2点,“拥军船”才平安归来。下船后,王太民立即安排村委公车司机送战士回家,但是道路积雪严重,原本2个半小时的车程足足开了近6个小时。事后那位战士到村委感谢,王太民和王军港都没有接受礼物,王太民说:“你们在苏山岛执行任务、守岛卫国,就是对我们的最好回报。”

  60年来,一代一代驻岛官兵从未忘记院夼人民的深情厚谊,他们经常下岛参加村庄绿化、路面清洁等美丽乡村建设,也曾和村民合力扑灭槎山大火,遇上村民家有喜事,官兵们前来道贺,有的官兵还和村里的姑娘喜结连理。

  此外,由于拥军事迹突出,院夼村连续多年获得省级“拥军优属模范单位”“双拥工作先进单位”“爱国拥军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但朴实的村民们并没有把这当作自己的荣誉,依旧如往常一样,将拥军这件事当作生活中的最平常不过的一件事。

  沧海桑田,初心不改,航程万里,矢志不渝。

责任编辑: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