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汉学家浦安迪尼山论坛谈“犹太教与儒家思想中‘天生本性’”
浦安迪
鲁网5月21日讯(记者 刘梅婷)5月20日,第三届尼山论坛第一场与会学者院部讲座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著名汉学家、希伯来大学教授、普林斯顿大学名誉教授浦安迪(Andrew H. Plaks)作了题为“犹太教与儒家思想中‘天生本性’问题的异同观念”的学术讲座。讲座中,浦安迪教授主要从儒家和犹太教的传统经典文本入手,选取了两个传统中涉及讨论“人性”问题的文本内容,采用语言学、文本分析的方法,呈现了儒家和犹太教各自传统中对“天生本性”观念的相同与差异之处,为大家展现了两个文明对话的基本范例。
“性善性恶”人性论是儒学史中核心哲学话题
在儒家传统方面,浦安迪教授认为关于“性善性恶”的人性论是儒学史中核心的哲学话题,他主要从《论语》、《孟子》、《中庸》和《论衡》等文本的内容展开讨论。《论语》中有“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说法,他认为,这反映出任何人都有一个本性,也就是说本性是普遍的。“在《孟子》中,孟子并没有十分正式地提出‘人性本善’的说法,他只是用非常委婉的方式提出关于人性的看法。孟子反对告子所谓的性恶论或性不善不恶论,因为这样导致许多人不对自己的恶行负责。在此,孟子反向否定了性恶和性不善不恶的观点。”浦安迪教授表示。
其次,《孟子》在谈论心和性的概念时还提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浦安迪教授认为,“尽其心”表示人有一个心,它表示一种潜能,需要人经过修养的过程,所谓“知其心,养其性”,性成为人需要努力而到达,在这里,需要人去不断追求,通过修身而达成的性,实则为“性善”层面的意思。荀子所作的《性恶篇》是讨论人性善恶问题的,浦安迪教授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中“伪”是人造、人作为的意思。
而在《中庸》的文本中,浦安迪教授认为“自诚明,谓之性”中,“诚”是一种关于人的内在的描述,是有关本性的东西,而“明”是指从本性出发,达到“明”的境界。通过儒家历代经典文本,浦安迪教授认为,儒学的这场关于本性的讨论,展现了儒学内部的矛盾,也是儒家思想中关键的问题。
儒家和犹太教对于“人性”存在共通
在犹太教传统方面,浦安迪教授认为虽然犹太教经典中并没有明确指涉“本性”的词语,但是仍可以从文本中获得一些相类似的讨论。他指出,在《希伯来圣经》中,有两个希伯来词与人的天生本性有关系,一是tevah,它是指物理意义上的作形,后来有引申为有铸钱的意思;二是yetser,指的是造型、造物的意思。浦安迪教授认为这两个词与汉语中所表达的本性、人性有类似的含义。
“在《创世记》中,有‘人从小时心里怀着恶念’的说法,心也就是指的是yetser的涵义,这里所表达人性中所有的恶的层面。”浦安迪教授说,同时,他又引述了《申命记》中“你要尽心、尽性、尽力爱耶和华你的神”,他认为这里应当翻译为“全心、全性”,此处的全心包含善心和恶心两个方面,这源于人有善和有恶的两个方面。
但是在犹太教传统中,恶并非是我们传统意义上所理解的绝对消极的层面。浦安迪教授认为,恶就像发酵面粉用的酵母一样,恶是一种动力性的因素,是人的生存的催动力,然而这种恶并不是指向那种伦理意义的恶。在此意义上,他认为儒家中的“性,食色而已”的说法,是与这个方向想契合的。
总之,浦安迪教授认为,虽然儒家和犹太教传统所使用的人性一词有诸多不同的涵义,但两个传统在讨论人性的内容上还是存在一定的共通之处,人性是善还是恶的张力也在两个传统的思想脉络中具体展现出来。
- 尼山论坛将再启“文明对话” 5月21日起在曲阜举办2012-03-17
- 第二届尼山论坛今起举行 此次主倡“和而不同”2012-05-21
- 尼山论坛开幕 许嘉璐:不同信仰的人对话产生友爱2012-05-22
- 第五届尼山论坛将于26日开幕 确定主题及三个分论题2018-09-05
- 第三届尼山论坛将于明日举行 13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会聚山东再掀文明“碰撞”2014-05-19
- “唤醒人的爱与善是文明对话共同责任” 第三届尼山论坛举行第一场明湖高端对话2014-05-20
- 第四届尼山论坛将于11月16日至17日在曲阜举行2016-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