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企业家精神 聚力高质量发展丨秦玉峰:让世界爱上中医药

2018-04-23 11:09: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摘 要

  ◆行业不安全,单个企业做得再好,也难以独善其身

  ◆寿人济世、弘扬民族文化,东阿阿胶还在路上

  ◆总有一天,世界会爱上中医药

  新时代应弘扬怎样的企业家精神?

  □ 本报记者 杨学莹

  东阿阿胶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裁秦玉峰,微信头像是他本人骑驴看账本的卡通形象,人和毛驴都很开心,手里的“账本”封面写着“秦氏兵法”。

  见到秦玉峰,他果真也是笑呵呵的,言谈幽默儒雅,是个好脾气的人。但他的业绩却很硬气。从他2006年任总经理(总裁)至今,东阿阿胶的年销售收入从9.4亿元增长到73.72亿元,年利润从1亿元增长到20亿元。东阿阿胶已成为国内养生滋补第一大品牌、中国OTC(非处方药)市场规模最大单品、中成药最大单品。

  但是他不满足于数字。他说,他还有一个身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东阿阿胶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传承人的意思就是第一责任人。他要让世界爱上中医药,让阿胶再传3000年,乃至更久远。

  “文化营销”与“价值回归”

  1974年,16岁的秦玉峰从农村老家来到东阿阿胶当学徒工时,并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门古老技艺的传承人。那时,秦玉峰和几个精壮青年手持铁铲,围在敞口大锅边熬胶。锅上热气翻滚,伸手不见五指。他们在数九寒天挥汗如雨,直到锅里的胶在铲上挂起了黏稠的、琥珀色的“长旗”。

  多年后,秦玉峰再次这样挥铲炼胶,已是在冬至阿胶滋补节上,在镜头前为阿胶代言了。每年冬至子时,他从阿胶井里汲水入锅,点燃桑柴。他的正心诚意,比16岁时未减一分,更多了些失而复得的沧桑况味。

  2006年,秦玉峰上任东阿阿胶总经理(总裁)时,阿胶在人们眼里,不过是一味寻常的补血中药。随着人们生活变好、贫血变少,阿胶大有“靠边站”的架势。各生产厂家大打价格战,阿胶价格越来越低,全国只剩下两三家还在生产,眼看着整个品类就要从市场上消失。东阿阿胶发展遭遇前所未有的挑战。

  秦玉峰苦苦思考,阿胶的优势到底在哪里?他回想起自己年轻时挥铲炼胶的日子,突然意识到,不同于人参、虫草的自然生长,阿胶是特殊的地理环境下,用特殊的物产,经特殊的技艺炼制出的产品,凝结了中国人对生命科学的探索精神。阿胶优势就在于文化!

  于是,秦玉峰确定了“文化营销”和“价值回归”两项战略。他组织班子,遍查历代本草学著作、中医名家论述,挖掘阿胶学术、滋补、美容三大文化体系,发现了对阿胶“滋补上品”“补血圣药”的明证,发掘了唐太宗“官封其井”、杨贵妃“暗服阿胶”、朱熹“阿胶孝母”等故事,还整理了3200个阿胶经典验方、1750个医案、200多个膏方和300多个食疗方。

  2007年,秦玉峰创办冬至阿胶滋补节;2009年,他恢复了中断了上百年的九朝贡胶的生产。东阿阿胶还开放生产线接待参观、建设中国阿胶博物馆和东阿阿胶城、在各大城市建设健康管理连锁店,让消费者通过多种场景体验到阿胶和中医药的深厚文化底蕴。

  终于,阿胶的市场形象从“补血药”成功转型为“滋补国宝”,回到了主流消费者的视线,公司业绩节节攀升。阿胶在日、韩、东南亚等国际市场也大受欢迎。买阿胶的不仅是华人,比如印尼55%的购买来自非华人群体。

  东阿阿胶的文化营销,已被研究者写成管理学案例发表在多家报刊。论者以为,文化是手段,营销是目的。秦玉峰说,起初是这样,但后来他想通了,文化本身就是目的。“中医药是中华文化的一条重要支脉。我们不遗余力地做场景再现,为的是恢复国人对中医药的集体记忆,并让世界了解中医药。这是中医药人的责任。”他说。

  “独门秘笈”无偿传同行

  2015年11月,东阿阿胶获得“全国质量奖”。自1980年起,东阿阿胶先后斩获省级、国家级质量金奖乃至世界级品牌荣誉十余次(含个人奖)。

  秦玉峰管过3年的质量。他说,东阿阿胶坚守高质量,在公司,谁想进步快,就去管质量。现有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一半以上管过质量。东阿阿胶从1952年建厂,市场抽检合格率一直为100%。

  2012年,赶上中日关系紧张,日本厚生劳动省对阿胶检测项目陡然由243项增加到842项,包括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细菌等。秦玉峰心里有底,他平静地让同事送样迎检。结果,842个项目均为零检出。与检测报告同时送来的,还有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感谢信。

  秦玉峰说,现在,东阿阿胶的生产设备,早已不是他们年轻时的大锅铁铲了。除了最后的手工擦胶工序保留,所有工序都已自动化、智能化了。他们用物联网技术,把老胶工的经验变成842个工艺控制指标,熬出的阿胶,质量波动率在0.58%之内。

  但是,就是这样“领先行业20年”的“独门秘笈”,秦玉峰突然向全行业敞开了。

  2015年,在中国中药协会阿胶专业委员会的成立大会上,秦玉峰带着全国10多家阿胶骨干企业的负责人,把自家生产工艺、控制工序、操作系统等核心机密环节,都悉数展示。对于国家胶类中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研究成果,他也表示,尽管拿去用。

  “秦玉峰,你这不是让对手沾光吗?”早年秦玉峰在“隐去品牌推品类”大力宣传阿胶时,熟悉他的专家和政府领导就善意提醒他。但乐呵呵的秦玉峰心中有数。因为一件事给他刺激很大。

  2002年,东阿阿胶建设的“中国阿胶博物馆”,请季羡林先生题写馆名,被季老严词拒绝:“不写!你们造假!”原来,此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行业内个别企业造假事件被季老误解,误认为是东阿阿胶在“造假”。秦玉峰明白了:行业不安全,单个企业做得再好,也难以独善其身!

  从此,秦玉峰开始用一企之力,为全行业“扎篱笆”。2008年,东阿阿胶在国际上率先实现阿胶DNA真伪鉴别,并获得4项国家发明专利,解决了阿胶鉴别真伪的大难题。2012年,他们与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合作,发明阿胶质量标准“特征肽检测法”,2015年,这一方法被收入国家药典。

  高品质使东阿阿胶在国内外载誉满满。2016年,东阿阿胶获全球卓越绩效奖最高奖(世界级)、中宣部“诚信之星”企业、首批“全国工业旅游创新单位”。2017年,秦玉峰获亚洲权威质量大奖石川馨—狩野奖,东阿阿胶获第42届国际质量管理小组大会(ICQCC)国际QC金奖。

  共同做大市场,东阿阿胶也受益。国内阿胶市场规模,从2000年的5亿元,增长到现在的400亿元。东阿阿胶的市场份额下降了,但营收上去了。现在,东阿阿胶正在致力于用现代科技验证阿胶的疗效,用科技语言与世界对话,让世界更认可中医药。

  “全国最大的驴倌”

  2015年,秦玉峰作为山东省人大代表,因为提建议给毛驴争待遇,成了“网红”。他说,给毛驴争待遇,实际上是给养殖户争权益。

  驴皮原料短缺,一直是阿胶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2000年,秦玉峰发现,3张驴皮竟有4个采购员去买,有的研究驴的专家改行研究兔子去了。他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自力更生养驴,并推广“政企农结合养驴扶贫模式”。同行说他是“全国最大的驴倌”,他乐呵呵地接受,高兴大家这么叫他。

  提起那些拓荒的同事,秦玉峰非常心疼,满怀愧疚。2001年,为了帮助新疆改良毛驴品种,帮助牧民建设毛驴养殖合作社,东阿阿胶业务骨干王怀利被派到了伊犁。春节前,王怀利回来作述职报告,词不达意、结结巴巴,秦玉峰非常不解,还严厉批评他准备不足。秦玉峰直到去伊犁看望他时才知,王怀利原来是由于地处戈壁荒野,太长时间没有人交流,以至于语言功能都有所丧失。那一刻,悔恨和愧疚一下子涌上心头,秦玉峰和同事抱头痛哭。

  藏野驴耐力好,可以在高原上和吉普车赛跑,免疫力强。秦玉峰想用它改良东阿黑毛驴的基因。放到高原上的第一头东阿黑毛驴母驴怀孕产驹后,秦玉峰喜出望外,跑到青藏高原上去给驴驹过满月。

  目前,东阿阿胶在山东、内蒙古、新疆、辽宁、青海等地建成毛驴药材标准养殖示范基地20个,其中聊城、蒙东辽西为百万头养殖基地。3年间,单头毛驴价格增长3000元,带动全国养驴户合计增收180亿元,惠及6万贫困人口。2017年,秦玉峰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全国仅10人。

  2018年,已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秦玉峰,提出了“北方农区和农牧交错区推广养驴扶贫模式暨推进驴业发展的建议”。秦玉峰仍未停止为毛驴奔走呼吁。

  秦玉峰说,毛驴并不威武雄壮,也不趾高气扬,但它结实倔强,吃苦耐劳。东阿阿胶人身上,就有这样的一种“犟驴精神”。而支撑他们吃苦耐劳的,是“寿人济世”的使命感,弘扬民族文化的伟大情怀。

  用看似最“笨”的办法从源头扶持养驴,东阿阿胶拥有了原料资源和“全产业链”的质控能力,还打开了一个千亿元的产业空间。毛驴全身都是宝,现在,东阿阿胶的冻干驴乳粉已经上市,驴胎盘、孕驴血等的药用价值正在开发,“黑驴王子”驴肉火锅店已在济南、青岛开业,阿胶产品、驴肉制品卖到全国各地。

  “寿人济世、弘扬民族文化,东阿阿胶还在路上。但我深信,全体中医药人携手努力,中医药事业定会传承发展,中医药文化定能复兴光大。总有一天,世界会爱上中医药!”这位和气又坚韧的企业家说。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