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蒙山区:“光棍村”的“脱贫”与“脱单”

2018-09-26 09:42:00 来源:新华社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社济南9月25日电题:沂蒙山区:“光棍村”的“脱贫”与“脱单”

  新华社记者赵新兵、潘林青、萧海川

  年近四十的裴厚海以前做梦也想不到,从贫瘠的深山中搬出不久,他就有了美满的婚姻,更让他兴奋的是,他的孩子再有几天就要出生了。

  两年前,裴厚海所在的崔家沟村1600多人从15公里外的山区整体搬迁到了朱田镇上。如今他住在120多平方米的新房,在临沂商城工作,月收入有四五千元。

  站在绿树成荫的小区里,裴厚海满意地说:“我们村过去因为贫穷,很多人娶不起媳妇,被称作‘光棍村’。现在好了,我们斩断了‘穷根’。”

  崔家沟所在的山东沂蒙山区,素有“四塞之固、舟车不通”之谓,曾是中国18个连片贫困地区之一。1984年底,沂蒙山区尚有贫困户78万户、288万人。

  历经了长期的反贫困斗争,2013年,中国的扶贫工作进入精准扶贫新阶段。建档立卡、产业扶贫、异地搬迁等多项惠民政策先后出台,被称为沂蒙扶贫“硬骨头”的崔家沟迎来了历史性机遇。

  记者从镇上驱车翻过连绵的山头,来到了崔家沟村的原址。村支书曹厚海指着远处的山谷说:“那边原来有一个自然村,叫光棍崖,因为以前村里有一家人,八个男丁只有两个娶了媳妇。”

  说起往昔岁月,曹厚海依然止不住心酸。“行路难、吃水难、上学难、就医难、就业难、娶妻难”,是当时崔家沟村的真实写照。

  因为地处偏僻,崔家沟村的娃娃上学要走8公里的山路。因为路途遥远,同样的水果,崔家沟村主动贱卖都吸引不到客商。因为山峦阻隔,当山下智能手机遍地时,崔家沟村还没多少人听说过Wi-Fi,甚至有人30年没下过山。

  最令崔家沟人心痛的,就是娶妻难。身为村支书的曹厚海,常要担负起为单身男子做媒、迎亲的重任。56岁的他,已记不清为此经历了多少伤痛和无奈。

  有的新娘进了崔家沟,娘家人里里外外看一遍,把新娘拉上车一去不返;有的新娘硬顶着家里压力住进崔家沟,坚持两三个月,最后还是协议离婚;还有的两口子在外地打工结识,孩子都生了两个,最后还是分了手。

  “村里有个小伙子,父母老实巴交、拼命攒钱,为他讨个媳妇花了小10万元,结果最后还是没留住。你说这事又能怪谁呢!”曹厚海说。

  2016年3月,在中国异地搬迁政策的扶持下,崔家沟实现了整体搬迁,村里人一夜变成了“城里人”。

  昔日的“光棍村”,如今成了镇里最富裕的村之一。村民都住到了楼上,有的到附近的产业园区打工,有的自己开店经商,还有不少人在崔家沟原来的山坡上经营家庭农场,家庭年收入四五万元稀松平常。

  崔家沟原有的1.7万亩土地得以整体流转给10家农业企业,并成立5家合作社、53个家庭农场,实行“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规模化运营模式,打造起农村经济发展的田园综合体。

  在异地搬迁土地整理过程中,村里新增了4000亩土地,去年全部流转出去后,每年又可为村集体增收240万元。

  最近5年来,中国的脱贫攻坚取得了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减少6800多万,易地扶贫搬迁830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位于沂蒙山区的临沂市贫困人口也由80多万降至1万多人。

  搬迁后的一年,富裕起来的崔家沟就办了41场婚礼、迎来46个小宝宝。全村35岁以上的光棍原本有28人,如今除了1人因患疾未能娶妻外,其余27人全部脱单。

  “因贫致单”多年的裴广虎正沉浸在当上父亲的喜悦中。他的儿子刚刚出生两个月。

  裴广虎现在当地商场里销售电子产品,生意算得上红火。路边一辆白色小轿车便是他去年花了约10万元买的新车。

  娶新娘、住新房、开新车、添新丁。裴广虎说:“异地搬迁让我苦尽甘来,我觉得我现在过得很幸福。”

  “这两年,‘光棍’们结婚全是我当的证婚人,婚礼那个热闹啊……”曹厚海说到这里,非常激动,也非常自豪。(完)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