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硬骨头拔穷根,打赢脱贫攻坚战

2019-03-07 08:54: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图①:泰安东平县耿山口村从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后的新居。   图②:济南金刚纂村劈山凿岭开出的“愚公路”。  图③:村民在临沂郯城县马头镇的扶贫大棚蜜桃种植园劳作。

  鲁网3月7日讯 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壮丽图景中,一抹温暖的底色浓厚绵长,映衬着“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的生动实践。

  2013年1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菏泽市调研,专门同菏泽市及县区的主要负责同志座谈,共同探讨扶贫开发和加快发展的良策。2018年3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发表重要讲话强调,要全力以赴消除农村贫困,推动乡村生活富裕。

  山东牢记总书记嘱托,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脱贫攻坚,以改革的思维破解难题,以创新的精神探索前进,突出重点领域、改进扶贫方式、强化常态长效。2018年,山东剩余的省标以下17.2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基本完成脱贫任务;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程全面铺开,稳步推进;全省异地扶贫搬迁年度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突出重点

  聚焦“黄河滩”“沂蒙山”“老病残”

  对于菏泽市牡丹区郝寨村村民陈洪仑而言,这是他记忆中最温馨的一次春节:“年前小寒开始选房,俺家4口人,选了160平方的,很宽敞,水电齐全,就在新房过的年。”

  行路难、浇地难、吃水难、上学难。紧靠黄河大堤、地处滩区的郝寨村,每到黄河汛期,村民没有睡过安稳觉;

  树挪死、人挪活,黄河滩区迁建工程,让郝寨村的群众燃起了希望;

  日日盼、夜夜盼,伴随着224户村民喜迁新居,郝寨村几代人的梦想,在这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中,最终变为了现实。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以背水一战、决战决胜的勇气和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斗志,山东集中力量打好这场脱贫攻坚战、歼灭战——

  越往后,越是难啃的硬骨头。但从黄河滩区到沂蒙老区,一种力量在汇聚:投身脱贫,扶危济困。

  深度贫困地区、深度贫困群体,更是难中之难、艰中之艰。但从繁华都市到广袤乡村,一种信念在传递:扶贫扶志,拔掉穷根。

  紧盯“黄河滩”,聚焦“沂蒙山”,锁定“老病残”,社会各界、各行各业的力量都动员起来了,一种热情在燃烧:参与扶贫,人人可为。

  2018年28个新建村台和27个外迁社区开工建设,1.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2.5万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危房改造完成……聚焦重点区域、重点人群和重点环节,山东攻坚克难,众志成城,打赢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黄河滩区脱贫攻坚战。

  立下愚公志,誓圆小康梦。农历正月没出,位于东明县城关办事处的马集社区建设现场已是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十多台挖掘机正在开挖地槽,塔吊像变魔术一样一夜耸立,技术员、指挥员、工人忙碌不停,紧张的施工氛围传递出争分夺秒的紧迫感。

  “天字号工程”——东明县这样形容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县委书记、县长共同担任指挥长,指挥部下设综合协调、规划设计等八个专项小组,针对24个村台和马集外迁社区又成立25个分指挥部,做到一个村台(社区)有一套班子、一个推进方案。大到占地清表、围堰修筑、吹填淤沙,小到村台沙粒大小、黏度、密度分析论证,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是迁建工程满满的“含金量”。

  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而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是这场硬仗中的硬仗。地处山区、经济来源方式较为单一的蒙山旅游度假区张里庄村原是省定贫困村。如今,一间间精品民宿、优美的自然环境、络绎不绝的各地游客,让这里宛若世外桃源。

  聚焦深度贫困地区集中发力,山东统筹调配全省资源给予倾斜:专项资金优先支持、扶贫项目优先安排、干部帮扶优先选派,并把符合条件的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和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且无法依靠产业就业帮扶脱贫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范围,137个县(市、区)农村低保标准全部达到省定扶贫标准以上。

  稳定的政策供给,让山东以永不懈怠的精气神啃下“硬骨头”。张里庄村“沂蒙山舍”民宿项目的开发建设不仅有了156万元扶贫资金,村里还将这些资金折股量化,积极发展众筹引入“活水”。项目负责人徐东说,“沂蒙山舍”已筹集资金100余万元,每年12万余元的分红全归57户贫困户所有。

  精准发力

  产业造血拔穷根

  牡丹之乡,“扶贫大棚”分红现场人头攒动;沂蒙山区,电商服务站里的“土货”销往大江南北。初春的齐鲁大地,到处洋溢着齐鲁儿女投身脱贫攻坚的战斗豪情。

  做强产业,乃脱贫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76万元的扶贫资金怎么用?对枣庄市山亭区杨庄村第一书记黄龙而言,“产业扶贫”绝非“产业济贫”。访遍了市内几十家企业,他精心筛选,将资金分别投入到两个项目中,每年可带来不低于10%的稳定收益。

  “村里每年拿出70%的收益给贫困户分红,人均800多元。通过入股食品厂,也为村民种植的樱桃、黄桃等水果找到了销路,企业扩建还为包括杨庄村在内的30多个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入股分红加上果树种植、就业工资、养羊收入,2018年年底村里贫困户已全部脱贫。”杨庄村党支部书记李然说。

  产业引领,让项目扶持成为贫困家庭脱贫致富的“铺路石”。山东清醒地意识到,只有推动产业发展由小散弱向适度规模转变,建立完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联动发展的利益联结机制,把贫困群众纳入产业化经营链条,才能带动贫困人口稳定增收脱贫。

  一栋栋产业大棚在贫困户的土地上拔地而起,一棵棵经济苗木在贫困村的田间地头落地生根。仅2018年,山东即实施产业扶贫项目2419个,总投资41.35亿元,覆盖带动贫困人口47.4万户90.9万人。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破冰之功,非一春之暖。特别是要实现常态长效脱贫,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自身没想法、缺激情不行,干部干、群众看,坐等政府送小康更不行。如何让他们心里热起来、脑子转起来、身子动起来?

  3月1日上午,走进48岁的曹县安蔡楼村村民陈玉梅创办的宁宁服饰加工厂,映入眼帘的是两排电动五线机和裁衣台上堆积如山的表演服。作为一名残疾人,陈玉梅从小得小儿麻痹症致右脚残疾,现拄双拐;丈夫李洪亮和两个儿子都患有骨髓瘤。这样一个家庭,入不敷出,陷入深度贫困。

  送钱送物只能解一时之困,有了谋生的饭碗才能从根本上走出困境、摘掉穷帽。山东意识到,只有激发干事想法、免除后顾之忧、解决致富门路,才能让贫困户的发展有本钱、脱贫有项目、就业有岗位,进而有尊严地脱贫。村干部劝陈玉梅,有服装加工经验的她可以扩大服装加工规模。

  立起奋斗志,鼓起精气神,脱贫致富的力量随之而来。陈玉梅自己会裁剪缝纫技术,并利用5万元小额创业贷款购置了11台五线机,租了三间店面,招聘了村里不能外出打工的贫困妇女,办起了宁宁服饰加工厂。办厂半年来,陈玉梅收入近3万元,不仅自己摆脱了贫困,还帮助村内贫困妇女脱了贫。

  强化支撑

  建立稳定脱贫长效机制

  脱贫不能只为一时“达标过线”,如何解决好长远发展问题,让脱贫更精准、更长效?构建好的体制机制,是提高贫困户“战斗力”的利器。

  2月26日,沂水县田家峪村的杜纪峰又为自家的农资店新进了5吨化肥。50岁的他前几年生了场大病,花光了所有积蓄不说,还欠下2万多元的债,成了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个身背债务的贫困户能开起农资店,“秘诀”在于沂水推出的“富民农户贷”。杜纪峰贷了3万元,其中2万租下200平方米场地,剩余1万元进了化肥、农副产品。每年3至5月是化肥销售高峰期,最高月收入能达1万多元。仅用一年的时间,杜纪峰不仅还清了外债,还实现了稳定脱贫。

  从贷款贴息到扶贫小额贷款,再到对市场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给予贷款和贴息支持,山东把有限的扶贫信贷资金用到贫困户身上,将政府、金融机构、贫困户结合成一个利益共同体。金融“活水”的引入,无疑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以沂水的“富民农户贷”为例,其申请审核流程十分简便:贫困户提交贷款申请,村信用评议小组进行诚信核实和入户调查,进而评级授信,符合条件的贫困户持贷款证到信用社即可办理,无需抵押担保。沂水县扶贫办副主任马峰德说,贫困户到期还本还息的,还可享受财政全额贴息。

  截至2018年年底,山东累计发放扶贫小额信贷和富民生产贷144.42亿元,支持带动贫困人口25.28万人。

  脱贫攻坚要量力而行,既不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提高标准吊高胃口。标准是什么?山东聚焦解决“两不愁三保障”: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

  费县明石塘村一度是个“空心村”,村党支部书记王红旗说,明石塘村452户人家分散在山间的18个居住点,全村1611人只剩下不到700名老人、孩子留守。村民原来住在山上瓦房里,房檐低矮,出入困难。

  “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怎么办?挪穷窝、换穷貌、改穷业、拔穷根!以土地增减挂钩为契机,通过易地搬迁,明石塘村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王红旗说,决定实施整体搬迁后,利用土地增减挂钩的资金补助,村里规划建设了330套连排住房及办公楼、幼儿园、老年房等配套设施。

  搬得出,还要“稳得住”。王红旗指着远处高耸的塔吊说,今年村里的特色产品加工车间就能投入使用,将一举解决农产品销售和老百姓就业难题。

  一个时代目标已经确立,一份历史答卷正在书写。全省上下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举全省之力、汇全省之智、鼓全省之劲,确保到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做到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掉队,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奠定坚实基础。(新锐大众)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