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最美青年”是什么样的?来看看这4人的励志故事

2019-06-10 09:29: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苏晓涛:自主创新创业 传承“沂蒙精神”

  苏晓涛,1982年出生于沂蒙山区的一个革命家庭,曾祖父是抗日烈士,外公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斗英雄,红色基因深植血脉。“我非常喜欢宣传和弘扬沂蒙精神。只要一开始演讲,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变了。”

  1999年,苏晓涛应征入伍。服役16年间,他带出了近千名“兵尖子”,并多次立功受奖。光荣退役后,回到家乡,他放弃了政府安置工作的机会,决心带领家乡的退役战友们创业。

  结合退役军人的特长和沂蒙红色资源,苏晓涛联合十几名退役军人,注册成立了沂蒙儒将红色教育培训中心,这是国内首家以弘扬沂蒙精神为主题的红色教育培训机构。目前,该教育中心已经为3万名学生、200多家单位进行了红色培训,并通过产品、餐宿等实现了群众增收2000多万元。

  赵小娟:敢和国际垄断技术叫板的“土专家”

  山东水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主任赵小娟是个出了名的“土专家”。多年来,她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敢于和国际垄断技术叫板,申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16项。特别是她带领技术团队,研制的新型纳滤膜材料及膜组件,成功突破膜材料制备工艺及膜应用等技术瓶颈,填补了国内空白,使国内外水处理技术和产品出现革命性变革。

  研发期间,赵小娟吃住在厂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有一次,深夜醒来,忽然想起一个解决技术问题的路径,她立马爬起来,飞奔到实验室。

  经过6个多月的时间,100多次的反复试验,赵小娟带领技术团队,研制的新产品成功突破技术瓶颈,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张仁普:“一点点攻坚,把手艺磨炼出来”

  自2007年踏入重汽,张仁普就暗下决心,要做一名知识型、技术型、创新型的新时代技术工人。

  十多年来,他从一名普通生产一线操作工人,成长为众人眼中的“青年数控操作专家”;他多次牵头完成公司进口关重设备维修改造,累计节约资金300余万元;他潜心钻研数控编程技术,练就长刀杆同心度调整的独特技艺;他培养出20余位优秀“徒弟”,所带领的班组成为集团工人先锋号……

  秉承着对“高质量”工作的执着追求,张仁普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努力诠释“争创一流、担当作为”,展现了一名新时代大国工匠的精神风采。

  李玲:家里有我,你安心在外“站岗放哨”

  在新泰市翟镇后羊村,提起军嫂李玲,没有人不竖大拇指!

  李玲于2013年结婚,其丈夫张庆一直在外当兵。她主动扛起家庭的重担,默默支持丈夫,照顾公婆饮食起居,给植物人大伯哥做饭喂水,照顾引导孤儿智障堂弟,做好军营坚实后盾,多年如一日,任劳任怨。

  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从不跟丈夫提,不愿分散丈夫的精力。有时候别人问起,她淡淡地说,“谁家还没个事,告诉丈夫这些事,他离得远,也只能是干着急,倒不如让他在部队好好干,抱个军功章回家。”

  在她的无声支持下,丈夫在军队表现十分突出,多次获得嘉奖、优秀士官,两次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荣获三等功一次。丈夫说:“我的军功章里有媳妇的一大半。”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