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年来,山东援藏干部不断为“老西藏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2019-07-01 10:01: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如果没到过青藏高原,没接触过援藏干部,记者从不知道“心脏2/3尖瓣回流”。常年受“高原反应”的压迫,严重损害身体健康。有援藏干部开玩笑说:“我们是一路从头疼、胸闷,失眠、呕吐滚过来的。”

  “不知道吃没吃饱,不知道睡没睡着,不知道生没生病。”援藏干部用“三个不知道”记录下了他们普遍感受到的、最真实的高原生活。

  习近平总书记说:“在高原上工作,最稀缺的是氧气,最宝贵的是精神。”援藏干部们坚定地守护着祖国的西南,一茬接着一茬、一批跟着一批,正如他们的优秀代表——孔繁森一样,缺氧但不缺精神。

  传承——

  “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支撑一切”

  从日喀则出发,沿318国道前往昂仁县,海拔一路升高至4000米以上,突然袭来的高原反应,让记者一行人不敢大声说话,甚至走路都要慢慢挪动。但这依然顶不住两眼发昏、头痛难耐的煎熬。

  昂仁,平均海拔4513米,含氧量不足60%,大气压仅是标准气压的一半,是我省对口援建日喀则5个区县中海拔最高、自然环境最恶劣、条件最艰苦的县。20多年来,一批接一批的淄博援藏干部坚守在这里。

  “环境很美,但现实很残酷。边吸氧边加班、工作到深夜是工作中的常态。”淄博援藏工作组领队何恒斌说,高寒、缺氧、低气压还好克服,但面对着重压环境,最难熬的是孤独感。

  为了鼓舞士气、增强战斗力,何恒斌专门组织淄博工作组全体成员到阿里地区狮泉河烈士陵园拜谒孔繁森同志。

  “全体干部在孔繁森同志墓碑前庄严宣誓,重温入党誓词。”何恒斌说,孔繁森同志把生命献给雪域高原,献给党和人民,我们援藏人要继承先烈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扎实做好新时代援藏事业。

  应对高寒的工作环境,何恒斌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喊口号。何恒斌说:“每次就餐前,都集体高喊‘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老西藏精神’。这也成了昂仁县委大院的一道风景。”

  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建设;全县中小学配备教学电脑、交互式智能电子白板;昂仁县迥巴藏戏保护利用传习所……一项项民生实事,一个个重大工程接续实施。在2018年,昂仁县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顺利脱贫摘帽。

  “站在孔繁森墓前,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什么叫艰苦奋斗,什么叫无私奉献。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能支撑一切。”何恒斌说。

  弘扬——

  “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

  循着孔繁森同志的足迹,25年来,一批又一批山东援藏干部走进雪域高原。他们以藏为家,深入农牧区、走访农家牧户,访贫问苦、认亲交友,赢得群众信赖,建立了水乳交融的深厚感情。

  在日喀则,“结亲戚”一直是山东援藏干部的惯例。亲戚都是当地的贫困户。

  清晨的日喀则桑珠孜区光伏小镇,一排排整齐划一的藏式小楼屋顶,一块块蔚蓝醒目的太阳能板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

  “这户是我亲戚家!”青岛市援藏干部赵瑞一到光伏小镇,就直奔亲戚——旦巴次仁家。赵瑞的亲戚是3年前认下的。“家里很穷,但人家把家里最好的酥油茶拿出来待你,那一刻很感动。”

  2016年8月,刚进藏不久,赵瑞就在乡扶贫专干的陪同下,到桑珠孜区联乡帕索村认亲戚。旦巴次仁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家里种植了20亩青稞,养殖了一些牛羊。夫妻俩都是壮劳力,但被牢牢束缚在土地和牛羊身上,一年下来几乎没有任何家庭经营收入。

  “我们夫妻两人的年龄一天天增大,孩子们也在一天天长大,手里却没有一分钱。”旦巴次仁的担忧写在脸上,牢记在了赵瑞的心里。“要让亲戚早日脱贫致富才行。”赵瑞决定为旦巴次仁家谋划新的出路。

  日喀则市规划的一个异地搬迁点——光伏小镇如火如荼地建设,让赵瑞想到能不能让旦巴次仁搬迁至光伏小镇。

  “搬迁后土地怎么办?耕牛怎么办?没有任何劳动技能怎么找工作?”旦巴次仁给赵瑞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把土地流转出去,把耕牛入股合作社,接受区精准脱贫就业培训,保证一个劳动力常年外出务工。”一个难题一个难题解决,让旦巴次仁看到了生活的新希望。

  如今,旦巴次仁搬进了光伏小镇,就近有了工作,日子越过越红火。

  “两层住房近300平方米,住得很好。在光伏产业园打工,一个月还有4000多元的收入。”旦巴次仁说,算上全家的生态补贴收入、光伏发电兜底收入,一年全家现金收入在35000元以上。

  鲁藏一家亲,成了亲戚更加亲。“谢谢山东亲人!”旦巴次仁由衷地表达感谢。

  “一个共产党员爱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援藏干部的初心就是让藏族同胞过上好日子。”援藏干部们说,和藏族群众接触越多,越让援藏干部心里热乎,因为只要真心为百姓做实事,事再小,他们也都不会忘。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