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与沂蒙山作证——来自黄冈的抗疫救援报告

2020-03-22 14:33: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3月18日,黄冈市黄州区碧空如洗。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感染隔离病房,最后2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继山东对口支援的团风、浠水、蕲春、黄梅、武穴5县市新冠肺炎“四类”患者清零之后,这里也实现清零。

  山东医疗队在黄冈期间共救治患者726人,包括重症、危重症患者189人。其中,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共救治患者411人,包括重症、危重症92人。

  当天,没有彩旗、没有仪仗,尚未完工的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北广场,一改往日的冷清,山东医疗队队员们早早到来,激动地展开队旗,摆出胜利的姿势,高呼“黄冈加油、山东加油、中国加油”……

  鲜红的党旗与队旗,是医疗队的“火炬”

  在地理位置上,黄冈、孝感分列武汉东西两侧,对武汉呈拱卫之势。春节前,大约70万人自武汉返回黄冈。武汉疫情如火,黄冈告急!

  按照中央建立的省际对口支援湖北省除武汉市以外地市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机制,我省对口支援黄冈市。2月10日,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研究了《山东省对口支援湖北省黄冈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工作方案》,并决定成立对口支援黄冈疫情防控前方指挥部,省委副书记杨东奇任指挥长,副省长孙继业任副指挥长,坐镇黄冈战“疫”前线。

  3月19日上午,在欢送山东援黄医疗队座谈会上,黄冈市委副书记、市长邱丽新致辞时几度哽咽,她说:“齐鲁有大爱,患难见真情。党中央一声令下,山东省委、省政府雷厉风行,第一时间组建医疗队驰援黄冈,第一时间动员全省捐款捐物,第一时间成立前方指挥部,高配省领导一线指挥,源源不断地向我市提供医护力量、医疗资源、生活物资以及资金援助。每一车爱心物资、每一只口罩、每一笔资金、每一声问候,都凝聚着山东温度、山东爱心、山东力量。”

  市长的泪水,让与会代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长丁敏鼻酸。

  她像过电影一样,闪回着自己和战友们的忙碌身影,从大年初一夜登飞机起,一直连轴转了50多天。若没有人提醒,她和战友们都忘记了元宵节和三八妇女节。

  同是护士长的杨汝燕,来自山东省胸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十多年来,每年春节,杨汝燕都是在医院度过,今年照旧。大年初一,从一大早到下午3点,杨汝燕一直在科室里忙碌着。“忙完回到我妈家,听说我还没吃午饭,妈妈特意给我煮了水饺。”当天早上,杨汝燕去医院加班,告诉妈妈得晚点才能回来。晚上7点半,杨汝燕突然接到医院电话:马上赶往济南遥墙机场,乘坐晚上9点的包机,驰援湖北抗击疫情。“没想到,这一加班就加到了黄冈。”

  在遥墙机场,鲜红的队旗从省委书记刘家义手里接过来,山东医疗队队长张韬高举着挥舞,那火焰一般的队旗映红了队员们坚毅的脸庞。他们来自16市55家单位,虽互不认识,衣服不统一,口音不一致,但都气宇轩昂。

  张韬跟142名山东医疗队队员一起,飞机乘罢,乘大巴,于大年初二凌晨,到达指定集结地点——黄冈市。那个凌晨,冷雨淅沥,但队员们心里都揣着一团火。

  鲜红的党旗与队旗,成了山东医疗队的“火炬”。1月27日上午,山东医疗队临时党支部甫一成立,临时党支部书记张韬组织49名正式党员队员重温入党誓词,党员队员站在最前排,群众队员观誓。紧攥的拳头,铿锵的字句,神圣的承诺,让好多党员潸然泪下。

  “举起右手、面对党旗的那一刻,心里有种别样的感觉!”杨汝燕心情很激动。山东医疗队普通组组长、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副院长贾新华蹦出一句实在话:“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给山东丢人!”而来自东营市人民医院的耿治英咬紧嘴唇,忍住眼泪,当晚,她悄悄地写好了入党申请书。3月19日,耿治英举拳宣誓,火线入党,成为临时党支部成立以来的第57名预备党员。

  1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鲜红队旗上,写着143名热血勇士的名字。黄冈,我们来了!这是沂蒙山与大别山的山之约,这是黄河大合唱与长江之歌的水之和鸣……

  挺进“大别山”

  身处陌生环境,险象环生,头绪紊乱。但在张韬看来,乱仗不能乱打。他兵分三路,一路考察场地,一路在驻地演练穿防护服,一路准备“粮草”。

  病房在哪里?!病床在哪里?!没有足够的病床及时收治病人,是当时的主要矛盾。

  1月27日,医疗队立即派员赶赴临床一线,考察黄冈市集中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黄冈市传染病医院,并对现有病房的条件、布局以及与院感防控要求的吻合度,进行深入评估、研判。但考察结果总体不理想。

  正在为寻找“战场”愁眉不展时,张韬他们发现了湖北日报刊登的一个消息,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准备启用。“本来定了两点开会,临时决定不开了,到‘大别山’那里看看。”

  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是黄冈市中心医院新院区,主体工程已完成,原计划今年5月整体搬迁,1月26日刚刚实现通电。疫情发生后,黄冈市果断决策启用,这里成为山东医疗队的首选。

  山东医疗队队员主要来自重症医学、呼吸、感染三个专业,之前缺乏传染病的防护实战经验,有些队员甚至不了解防护服如何穿脱。

  先培训,后上岗,尽可能保护医护人员,避免交叉感染,减少非战斗性减员,根据最新版诊疗指南,全员强化业务培训和实战演练。

  医疗队迅速制订工作计划,严肃安全纪律和工作纪律,制订严格的防护用品使用、穿戴规范,绘制12步流程图,在队员中传阅。

  2月28日,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收治病人前,40多位队员剪发待命,为正式上战场作最后的准备。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山东医疗队联络员亓玢负责后勤保障,为全面开展救治工作做好充分准备。478件医用防护服、296件防渗透隔离衣以及397个1621AF防冲击性防护眼罩、2985个N95防护口罩、15689副一次性乳胶手套等医用物资,以及部分自备药品,逐一登记造册,统筹调配。

  亓玢的手机打得发热,热心人以各种渠道和形式捐款、捐物。从同事、朋友,到素不相识的企业老板、普通市民、在校学生以及海外游子,一份份爱心传递着温暖与力量。虽然很多物品并非医疗队急需,只能一一回复婉言谢绝,但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常常让他热血沸腾。

  开辟黄冈“小汤山”

  这是一场与疫魔的极限竞速,与时间赛跑,与死神抗争,起跑即冲刺,开战即决战。

  1月27日晚7点30分,山东医疗队全面进驻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连夜与当地医务、工程人员密切配合,有序对原有病房结构、设施进行重新分区改造,并组织病房设施、必要仪器设备的迁入、安置、调试。开辟隔离病区,将南楼四层一层改造为感染隔离病房,设两个病区、开放床位100张。

  1月28日早7点,白衣战士进入仍处于工地状态的“阵地”,当起了工程师、搬运工、保洁员,全面开展病房布局、物资归整、“三区分离”以及场地清理、消杀等工作,使病房初步具备收治病人的硬件条件;建立各项病房工作流程、诊疗规范,以及病人出入院,医生、护士交接班,院感防护、医嘱处理等制度,摸索出了战时应急救援状态工作秩序创建的经验。同时,进一步细化运转流程,指导制订转运方案,做好收治病人的各项准备工作。

  “最后的半天,医疗队的时间掐着秒表,以‘半小时’为阶段计时单位!”张韬说,几点几分进物资、几点几分装设备、几点几分清场、几点几分消杀、几点几分穿防护服、几点几分接病人……都卡着点儿推进。

  心跳的节奏就是追赶的节奏。

  让首批医疗队副队长、危重症救治组组长任宏生感到自豪的是,他和他的队友们,利用近30个小时,在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南楼四层西病房内,建立起了第一个、也是当时中心唯一拥有12张床位的高标准重症感染隔离病房,能够收治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1月28日晚上,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迎来了首批新冠肺炎患者,开辟了黄冈市抗击疫情、救治患者的主战场。

  来自滨州医学院的男护士张家栋说:“我1月28日下午开始准备,早早穿上防护服,等着,我是男护士啊,我先上!晚上11点,我们下去接病人,刚开始也没有感觉,救护车一到,车门一打开,先下来几个穿防护服的人,我一下子紧张起来,我知道遭遇战开始了,我抬着担架,握了一下老人的手,送上去,到最后护目镜凹槽里不知道是汗水还是泪水。一直干到凌晨两点半,我接收了26个病人,等我回到宾馆,已经凌晨4点半了。”

  2月4日下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第一例病人治愈出院。所有的队员如释重负,脸上都挂着笑容。

  从“第一战区”到“第二战区”

  1月28日下午,山东省第二批援助湖北医疗队138名队员奔赴黄冈,其中医护人员135人,来自11家省属医疗机构和16市的53家三级医疗机构,涉及呼吸、感染性疫病、医院感染管理、急诊、重症医学、护理等6个专业。他们到达后,放下行李就与第一批队员一起投入战斗。

  “第一战区”是一个学生公寓楼改造而成的临时医院,诊疗资源稀缺,设备不完善,没有明确分区,没有工作标准和流程,更别提防护和“三区两通道”。山东二队队员陈姿宇来自德州市人民医院院感管理科,她说:“那是1月31日下午,等全部交接完,已经是下午5点半,而我们接到的任务,是在当晚8点开始收治疑似病人。”

  紧锣密鼓,他们借助有限资源,现场划分区域,检查防护服的资质和张贴穿脱流程,强行开辟了另一个通道充当清洁通道,实在来不及贴标示的直接写在门上和地上,晚上6点半,第一批病人提前到达。

  陈姿宇说:“我们院感人员没有防护,须及时撤离,撤离前,我们连夜赶制了生活区域的划分,完成后及时告知所有战友提前规划好自己的生活区域,防止生活区被污染,而到了凌晨1点10分,第一批战友完成工作后,反映实际操作中遇到了新的难题,比如护目镜的消毒和重复使用,喷淋装备尚未到位,防护服穿脱区域过于狭窄等,结合实战和现实情况,我们院感人员连夜讨论研究解决方法和策略,一夜无眠。”

  山东二队领队李丕宝说:“真正叫快速高效,我们在16小时内收治分诊疑似患者81名,并对每一位患者给出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大大缓解了黄冈当地的疑似患者收治压力。”

  2月1日,由于确诊病人的增加,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就诊压力过大,需要陈姿宇和战友们临时再转战“第二战区”,接管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七楼,东西两个病区,共100张床位。

  马不停蹄地赶往“第二战区”,以最快的速度规划、赶制、贴标示、查物资,等到一切终于落定,已经是下午4点。85后的陈姿宇作了如下记录:“又冷又饿的我们,走出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的大楼,迎头便撞进了阳光里,没有阴冷,没有憋闷,有的只是徐徐的暖风和一车车来自远方的物资。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疫情可以隔离,而爱,永远不会被隔断。”

  “他们让我想到了孔繁森”

  “山东医疗队在最关键的时刻帮助了我们!他们让我想到了孔繁森。”3月17日上午,浠水县委书记黄强胤对记者说。浠水县是疫情重灾区之一。2月13日、15日,正值浠水县确诊病例、重症危重症病例高峰,疫情最严峻、救治最吃紧、物资最紧缺的时候,山东医疗队两批54名医务人员,千里驰援来到浠水。这一雪中送炭、济困解难之举,大大鼓舞了全县上下的信心,给患者带来了温暖和希望。

  如浠水一样,团风、武穴、蕲春、黄梅4县市也来了山东援军——山东省第九、第十批援助湖北医疗队。

  第九、第十批援助湖北医疗队领队梁军说:“我们这支队伍有225位医护人员,平均年龄36.9岁,来自80个单位,5个县市地点散、战线长,2个最远的县市相隔239公里;驻地医疗机构硬件设施薄弱,许多危重病人无法进行床旁拍片,也缺乏相应的监测设备。但我们迎难而上,分管床位324张,累计救治新冠肺炎病人315名,实现了新冠肺炎病人全治愈、救治患者零病亡、医护人员零感染的目标。”

  成绩来之不易。原因还有两条,一条是成立巡回医疗专家组。他们组建了由2名呼吸与重症医学专家、1名医学影像专家、2名护理专家组成的专家组,采用巡回医疗的方式,到驻点医疗机构参与新冠肺炎患者特别是重症及危重症患者查房、病例讨论、指导完善治疗方案、院感控制指导、护理操作规范等。

  记者在浠水采访时,医疗队队员、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李志刚介绍,他们接收了一名59岁的陈姓重症病人,病人感染时间比较长,医疗队专门成立专家组,用集体智慧科学救治。病人由危重症转为重症,又由重症转为轻症,最后出院时,泪流满面。

  队员们通过微信群,对危重症患者进行全天候、全过程管理,群内每个人都可根据本专业的知识,随时读取床头数据,随时讨论分析病情变化,发表诊疗意见,通过不同专业的组合,实现多学科密切协作,使诊疗方案更科学、更完善。

  第二条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远程会诊。随时视频连线指挥部、山东省内、国内知名专家团队,使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治疗时间明显缩短。驻浠水医疗分队4名专家,除参与新冠肺炎病区病例会诊外,还参与浠水县人民医院全院普通病房疑难、复杂病例的会诊,弥补医院没有专业重症医学团队的不足,有效降低了病死率。

  蕲春,北靠大别山,南临长江,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李时珍的故乡。山东医疗队和蕲春的医务人员一道,在治疗新冠肺炎患者过程中,探讨中西医结合,辨证施治,一人一方。通过八段锦、护肺操等特色疗法,帮助患者护肺利气、疏肝利胆、安神定志,增强患者免疫力。

  一支不善言谈的小分队

  山东省对口支援黄冈市疾控工作队到达黄冈后,立即奔赴我省对口援助的5县市。记者采访发现,这是一支不善言谈的小分队,他们常常面对的不是病人,而是病毒。

  对于检验员王娟来说,熬夜并不算什么,每次实验室评审的时候,她都可以3天2夜60个小时不睡觉地做实验、出报告,何况现在是在国家危难关头。她说,很庆幸,能够成为疾控人。

  王娟在蕲春县检测,有一天干到深夜,她慢慢地脱下令人窒息的防护服,走出实验室,消完毒后看了下手机,已经凌晨1点半了。她说:“拖着沉重的脚步走到检验科的办公室,发现里边居然还灯火通明,有几个检验人员在给标本排序、编号,他们明天一早还要去各个乡镇卫生院收集标本,然后运送到黄冈进行核酸检测……”

  检验精兵张荣强来自泰安,当接到抽调一名核酸检验人员驰援湖北抗击疫情的通知后,他没和妻子商量,第一个报了名。瞒不住了,才告诉妻子,电话那头的她没有出声,好半晌才说:“好。”采访时,他对我们说:“12岁的儿子已经是大小伙子了,以前从来不让我亲昵。可这次出门前,他主动给了我一个吻,把我激动坏了。”

  按照指挥部的要求,一旦新冠肺炎病例确诊,就要6小时内对其住所进行终末消毒,做消杀的苏冠民每天草草用过早餐,就会同蕲春县疾控中心消杀组的成员一道,奔赴各个疫点开展消杀。有时喷雾器一背就是两三个小时,浑身都是消毒剂味,汗流浃背。

  终末消毒是一种高风险、高暴露的工作,防护服的正确穿脱至关重要,每次同行人员防护服的穿脱,苏冠民都仔细地检查核对。

  流调人员刘晓冬有时要承受心理的折磨。3月1日,前往某村对聚集性疫情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需要对两名死亡病例的家属进行调查。

  开始调查之前,他的内心非常忐忑,由于疫情防控的需要,家属没能见上亲人最后一面,他很担心家属因沉浸在失去亲人的伤痛中而不配合。“但当调查开始后,发现死者家属很理解,虽然从他们的面部表情里,我能深切地感受到家属们内心的悲痛,但他们仍然配合我的调查,把能知道的信息都详细告诉了我。我就感到很大安慰。”病人家属一句话,让小刘感到温暖:“你们不远千里来帮我们,我们还有啥理由不配合呢。”

  为帮助补齐疾控和公共卫生短板,山东多次与黄冈市协商,确定帮助建设100张ICU病房床位,购买5辆负压救护车和相关医疗设备,援建黄冈市传染病医院、市疾控中心生物实验楼、市中医院中医科研楼等设施。目前,山东向黄冈市捐资7.2亿余元。

  3月21日,山东省援黄医疗队和前方指挥部部分人员返程回鲁,而32名疾控人员不撤,还坚守在黄冈抗疫前线。

  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不胫而走

  春寒虽料峭,腊梅竞相开。在苏东坡曾经驻足的遗爱湖畔,一群山东人默诵豪放诗句,书写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的抗疫故事。

  一个经典的瞬间,承载着的是圣洁情感:凭借29年的重症护理经验,丁敏8秒钟为患者插入救命胃管,当患者反手握住她的那一刻,她感受到医学的神圣,找到了医者的尊严,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一个弱女子的断喝,让侠骨柔肠尽显:护士长查子慧护理的重症病人紧急抢救无效死亡,家属执意要见最后一面,查子慧说你不能见,家属“疯了一样”要闯病房,查子慧在电话里劝说无效。最后只好猛然断喝,把家属镇住了。查子慧不敢挂电话,怕她出事,陪着她在电话这头哭,两个未曾谋面的女人在电话的两头,一直哭了20多分钟。

  一次深情的送别,让所有的疲惫“清零”:3月21日,黄冈市在黄梅戏大剧院前举行了欢送仪式,黄冈市民纷纷前来送行,11公里的长路上,都是送行的队伍。来自东营市人民医院的护士张玉红,一边哭一边朝窗外挥手。她对记者说:“我们来的时候,大街上一个人都没有,让人伤痛,现在却是满街市民,送别我们。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

  大别山和沂蒙山,同为革命老区,为共和国的诞生作出了突出贡献,醒目的红色,是其最鲜明的底色;大别山和沂蒙山,荆楚文化和齐鲁文化是其原色,两地同样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距离不再成为距离,山山唯朝霞,树树皆春色。

  鲁鄂一家亲,大别山与沂蒙山见证!

  (本报黄冈3月21日电)

  □ 本报记者 王凯 逄春阶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