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中小学办学新规将至 能否解家长“作业之痛”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了《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规定》中提到的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等作业管理规定,在网上引起了广泛讨论。对此,有关专家认为,“作业之痛”背后的深层原因在于当下对学业的评价权力过于集中,评价标准过于单一,在“以分数为重”这个单一标准下,家长和老师都处在相对被动的位置。
许多家长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会控制不住情绪发火,有家长认为老师布置作业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负担。但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反对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有家长认为检查孩子作业的过程,也是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
“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在实施过程中,监督的主体是家长,当与孩子考高分冲突时,家长们就会选择沉默,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能很难实现。想减轻学生的负担,根本上还是要在评价方式上去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教育厅发文——
书面作业全批全改
不布置重复性作业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起草的《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规范办学十五条规定》意见征求稿出炉。《规定》第九条特别强调了作业管理,要求学校建立学生作业统筹和公示制度,调控学生作业时间。科学设计作业,不布置重复性和惩罚性作业。教师对书面作业全批全改,不给家长布置作业或要求家长评改作业。
实际上,早在2015年,山东省教育厅出台了《山东省中小学教学基本规范》,其中专门就“作业”一项做出规定:作业批改要及时、准确,书面作业要全批全改。禁止给学生家长布置作业或让学生家长代为批改作业。对学生作业中反映的问题要做归因分析,有针对性地对每名学生进行指导,加强矫正性教学。
2019年,济南市教育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生作业管理与改革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要求:教师要做到有布置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纠必复批,学校和教师不得要求家长代为批改作业,不将家长的签字作为评判学生完成作业的依据。
家长反应——
为了作业美观精致
无奈选择代笔完成
辅导作业前母慈子孝,辅导作业后鸡飞狗跳。采访中,多名学生家长告诉记者,在辅导孩子写作业时,看到孩子出现粗心、字迹不工整、朗读不准确等问题时,难免控制不住情绪发火。
“虽然教育部门的《意见》中多次提到作业管理问题,但目前家长帮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仍十分普遍。以制作手抄报为例,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的作品更精致美观,选择帮孩子代笔完成,而完全由孩子自己完成的作品,反而得不到展示和奖励。”一年级学生家长李女士说,在这种氛围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家长只能主动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家长也需要掌握画画、手工、视频剪辑、幻灯片制作等多项技能。
也有家长表示,老师布置的朗诵作业,需要以每日打卡、拍摄视频的形式提交,确实带来了一定的负担。
不是所有的家长都反对参与到孩子的作业中。“个人觉得家长参与批改作业有好处,可以更好地了解到自己孩子的薄弱环节,并进行针对性的辅导。”一名小学生家长说,孩子在校的时间和老师的精力都是有限的。
家长吴女士则认为,检查孩子作业的过程,也是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
专家观点——
要建立多元评价体系
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家长改作业的现象过去也存在,但现在微信使家长和老师之间沟通更便捷了,也使问题更加突出。”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表示,这个问题反映在升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就是更高的分数、更大的作业量,随之而来的是,作业批改量可能会超出教师的批阅能力。为此一部分家长一开始自愿参与,希望有助于自己孩子考高分,后来就发展到有部分老师把这当成一个习惯方式,使家长参与的范围逐步扩大,并产生了越来越多的问题。
梳理近几年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文件,不难发现“减负”都是其中的重要环节。储朝晖认为,这些措施在实施过程中,监督的主体是家长,当与孩子考高分冲突时,家长们就会选择沉默,因此在操作层面上可能很难实现。
储朝晖说,想减轻学生和家长的负担,根本上还是要在评价方式上去改革,建立多元评价体系,“不要让所有的学生都用同一标准去排队,单一的评价标准就会产生恶性竞争,进而增加老师、学生及家长的负担。”
- 创业成就梦想 第五届山东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启动2016-06-23
- 第五届山东省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新技术产品博览会今日开幕2020-11-13
- “十三五”期间山东突破壁垒 区域一体化发展走向纵深2020-11-13
- 第22次新加坡—山东经贸理事会会议在济南举办2020-11-13
- 山东省委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五次会议 依法全面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确保审计工作取得实实在在成效2020-11-19
- 山东省领导干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第二期专题学习班开班2020-11-19
- 山东网信办在互联网联合辟谣工作研讨会上作典型发言2020-11-30
- 脱贫攻坚在山东:体系来保障,攻坚显成效2020-11-30
- 海右今语丨努力实现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跨越2020-11-30
- 优化布局,下活区域协调发展这盘棋2020-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