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在党50年”|久远的故事,炽热的忠诚

2021-07-09 09:14:00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战争年代,他们为革命出生入死、英勇奋战、保家卫国;新中国成立后,他们不忘初心、坚守信仰、发光发热。我省2.1万名新中国成立前入党的老党员,用一生坚守初心本色。

  “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是党的人,就要永远听党话,跟党走。”这是记者在采访70年党龄的老党员崔云娥时,老人反复提及的一句话。

  生于1933年的崔云娥,是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央子街道崔家央子村人,参军后参加过青即战役,负责对敌工事爆破,抓获多名俘虏,战斗中右膝被手榴弹炸伤;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成为首批赴朝作战部队一员,参加了朝鲜长津湖新兴里战斗,令崔云娥最难忘的,还是汉江战役。

  “当时战况很危急,飞机、大炮轮番轰炸。我在前沿阵地被炮弹炸伤了,弹片贯穿了大腿根部,血汩汩往外淌。”崔云娥回忆,当时一位战友冒着被炮弹击中的危险冲过来,把他背到阵地后方山下的一个水塘边。“我问他要了一枚苏制手榴弹攥在手里,想着宁死也不当俘虏!”崔云娥说。直到第二天早晨七八点钟,志愿军大部队上来了,他才被抬下阵地,随后被转运回国。

  在老党员的心里,“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绝不是一句空话。

  崔云娥今年已88岁,每次交党费时总是在一张信纸上写得清清楚楚,金额列得明明白白,信纸里整整齐齐地夹着党费。“这是一种神圣感,更是一种使命感,每一次我都会严肃对待。”崔云娥说。

  80多年前的党员登记表

  在昆嵛山红军纪念馆里,一张泛黄的党员登记表格外引人注目。它的主人,就是威海市文登区界石镇阎家泊子村105周岁高龄的王淑贞老人。出生于1916年的王淑贞在1939年10月入党,是昆嵛山红军游击队队员刘福考烈士遗孀。

  当时,王淑贞的家是游击队的秘密联络点。在丈夫的影响带动下,王淑贞成长为一名地下联络员。那时,距村3里地、东北方向的山上有座庙,庙里一块大石头是交换信息的秘密地点,王淑贞经常在石头下放下、取走传递消息的纸条。为防止敌人发现,白天她就提着篮子假装上山挖野菜,晚上她假装到庙里祈福。艰难岁月中,她始终对党绝对忠诚。

  新中国成立后,王淑贞长期担任村妇女主任,直到1983年才退下来。100周岁时,她还坚持参加村里的党员会议。在老人103周岁高龄时,她把珍藏的党员登记表赠予昆嵛山红军纪念馆。80多年过去了,当年薄薄的一张党员登记表,依然保存完整。

  离休后调研1000多次

  今年96岁的牟步善,是原日照县委书记,一位77年党龄的老党员,17岁就参加了抗日先锋队。担任日照县委书记期间,他深入调查研究,成功“南茶北引”,使日照多了一个富民产业。1987年离休后,他先后走过了500多个村庄,调研了1000多次,为推动日照各项事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牟步善坚定地说:“共产党员没有退休的时候。职务退休了,但是共产党员的责任感是不能退休的。”

  义务守护烈士陵园29年

  在惠民县石庙镇归化村北侧,苍松翠柏下的48座坟茔安葬着48名抗战中牺牲的无名烈士。有着72年党龄的赵银亭几十年如一日守护着他们,不离不弃。

  1938年春,我军转移北上,途经商河、惠民县境内时,遭遇日伪军合围。在突围中,有48名勇士主动引开敌军主力,掩护大部队撤离,最终因弹药不足,寡不敌众,全部壮烈牺牲。1965年,惠民县民政部门将烈士遗骨迁至归化村北古寺院遗址土台上,建立了归化烈士陵园。

  赵银亭1929年10月出生,1947年10月入党,曾担任归化村妇救会会长、村妇女主任和党支部书记。她时刻牵挂着这些烈士,一有空就去陵园清理杂物。1992年,她从村支书位子上退下来后,做了一件让全村人大为不解的事:搬到村北陵园旁的三间小破房子里住,不计报酬,为烈士守墓。

  面对大家的不理解,赵银亭说:“俺不知道他们叫什么名字,也不知道他们家在哪里,但俺知道他们是为革命牺牲的,是为我们老百姓牺牲的,俺是一名共产党员,就应该为烈士们服好务。”

  在赵银亭的带动下,村干部和乡亲们经常出义工修缮陵园,镇上的机关干部、学生们也经常前来祭扫。

责任编辑:范金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