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河畔的中国】“慢主义”融合“黄河情” 高青打造诗意生活栖息地
鲁网10月20日讯(记者 殷会丽)在淄博市高青县,有一处“蓑衣水乡”之称的村庄——蓑衣樊村。古朴雅致的民宿、整齐的白墙灰瓦,再加上水波静美,鱼儿在湖中尽欢,鸟儿在芦苇荡里嬉戏,一幅诗情画意的美景跃然于眼底。
10月20日,“母亲河畔的中国”采访团走进蓑衣樊村,荡舟湖上赏蒲苇、观花海,畅游黄河人家,领略黄河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黄河岸边有水乡
蓑衣樊村北依母亲河黄河,南靠大芦湖湿地,周围三面环水,湿地面积万余亩,湖塘星罗棋布,原生态的蒲苇满地、荷叶连天,可谓诗意盎然。湿地风貌和慢生活特色,使蓑衣樊村成为淄博乃至山东乡村旅游中独具一格的江北水乡。
谁曾想,眼下这个声名远播的旅游村,在十年前,还是个省级贫困村。
历史上的蓑衣樊村曾多次遭受黄河水的侵袭,产生了大片盐碱地。为沉清黄河水,蓑衣樊村三分之二的土地成了沉沙池,耕地骤减。再加上黄河水的浸渍,粮食收成寥寥,村民只能靠种稻打鱼为生,产业结构单一,基础设施薄弱,增收途径有限。蓑衣樊村党支部书记司国营告诉记者,2011年前后,村民人均年收入不过2000元左右,村集体经济收入几乎为零。
司国营感叹,好在蓑衣樊村地处黄河的沿岸,距离黄河不到一公里,水资源比较丰富,村的农作物种植就是以水稻为主,从2014年村里开始发展乡村旅游。
凭借得天独厚的生态优势,村里先后投入4000多万元,完善基础设施,美化村居环境。此外,修鱼池、挖藕塘、种稻米,开发了湿地泛舟、稻田钓蟹、果蔬采摘等乡村旅游体验项目,从生态资源到体验场景的转换,蓑衣樊村里的人终于吃上了“生态饭”。
“穿蓑衣,戴斗笠,卷起裤管,风雨交加,泥水中刨食……”滩区人不堪回首的穷苦记忆,变成了乡村旅游文化的重要场景。每逢插秧时节,城里人成群结队来到稻田里,在蒙蒙细雨中穿起蓑衣、戴上斗笠,体验农事。
吸引城里人的不仅仅是生态,“农村大席”主题的食堂、家庭式个性化服务的养生小木屋,还有蓑衣客栈里乡土气息十足的“农村大炕”,共同构建了一个满足游客好奇心、体验感、参与度的“乡村样板”。
湿地风貌和慢生活特色,使蓑衣樊村成为乡村旅游中翘楚。
慢人一步是风景
在距蓑衣樊村一步之遥的地方,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被国际慢城联盟接收为正式成员,黄河流域第一个国际慢城花落高青。曾几何时,这里还是黄河漫流的泄洪区,一片荒芜之地,引黄沉沙池摇身一变,成为国际慢城,重塑了这座黄河古城的新形象。
毗邻黄河流域的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为实现新旧动能转换,坚持“反噪音,反污染,支持本地农产品及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手工业”的慢城模式,巧妙将慢城思想和黄河文化相结合,依托区域生态优势、区位优势、温泉优势,整合黄河、湿地、温泉、民俗等自然和人文资源,打造一处集生态宜居、观光旅游、休闲度假、研学科普、康体养生等于一体的综合文化旅游产业园区。
这里已成为城市旅人的休闲驿站。一壶清茶、一夜好梦,亲近乡土、回归自然,温泉小镇、慢客中心驿站、慢行系统、漫修堂、生态廊道、亲水栈道、观鸟平台等休闲配套设施应有尽有,实现了高青的休闲“慢”生活。
明清风格的漫修堂书院里,内设五个黄河文化展馆,多角度、全方位展示黄河的“水、源、人、情、颂”,展示了改造黄河、治理黄河,利用黄河、造福人民的“漫漫”历史。
文化是底气,生态是底色。天鹅湖温泉国际慢城生态优良、空气纯净,拥有树木80余种2万余株,绿化率达80%以上。100多种鸟类被吸引而来驻足繁衍,这里成为了震旦鸦雀、天鹅等珍稀鸟类的重要栖息地,实现了高青的绿洲“漫”生活。
做“活”黄河水文章
高青有“江北水城”之美誉。黄河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为高青的发展提供了养分,诸多“第一”成为发展高青旅游业的重要筹码和强吸引力,文旅业反哺当地成为城市赋能的重要杠杆。
除了生态优势和区位优势之外,高青人将“变则通,通则久”的道理不仅用在黄河生态安澜上,“融则通,通则荣”“一融俱荣”成为黄河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
“我们所改善的不只是生态环境,还有居民的幸福指数。”高青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胥志强介绍说,高青县多年来坚持把黄河旅游与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紧密结合,周边村子环境得以改造,慢城园区内村容村貌整洁,生活垃圾及污水处理设施齐全,文化娱乐、学校、医院等设施配套完备。以乡村建设反哺文化旅游,该地旅游业等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自2018年开始,高青县连续3年举办“山东(高青)黄河文化旅游节”。2020年,高青县还承办“第四届中国黄河旅游大会”,来自青海、宁夏、内蒙古等沿黄九省区100多个区(县、旗)参加活动。系列举措持续提升了当地节庆及景区品牌的影响力,实现高青黄河由山东“区域品牌”上升“流域品牌”。
高青的黄河故事流动不息,从春和日丽到秋色温情,从蓑衣水乡的风土人情到国际慢城里的闲庭信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乐章中,高青演奏起“后安澜时代”的华丽乐章。
- 山东蓑衣樊村:美丽乡村稻香、荷香飘2014-10-30
- “一圈一带”崛起,美丽乡村需给力2014-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