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绿色转型“组合拳” 激活发展“满盘棋”

2022-05-02 08:03:56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

  绿色转型“组合拳”激活发展“满盘棋”

  4月29日,记者来到山钢集团日照公司,只见园区内生产秩序井然,看不到明显的烟雾灰尘。“钢铁被称为黑色金属,但是钢铁行业完全可以是绿色的。我们优化除尘系统的功率配比,提高了除尘能力,加料过程中黑烟全部被吸收转换,既环保又节能!”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炼钢厂精炼作业区主任赵珉向记者介绍,山钢日照公司有效解决了生产过程中烟尘污染问题,每年节约电耗10万余元。

  我省“十大扩需求”2022年行动计划中提出,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要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约束性指标和环境质量改善目标,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减少,碳排放强度进一步降低。绿色低碳已经成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山钢集团日照公司的转型升级就是我省企业发展绿色经济的一个缩影。该公司是山钢集团的“新区”,2018年一期项目投产。这座绿色工厂也曾因为顶着“污染大户”的刻板印象,在刚刚建设之初并不受日照市民欢迎。憋着一股子劲儿,日照钢铁精品基地项目从筹建之日起就充分考虑了绿色低碳问题,环保投资达到72.73亿元,占整个工程建设总费用的七分之一。

  在省生态环境厅发布的《山东省2020年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评级A级、B级及引领性企业名单》中,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被评为A级企业。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2021年度绿色制造名单中,山钢集团日照公司被评为国家级绿色工厂。

  近年来,我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优化工业内部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体系。省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办公室副主任龙钢介绍:“我省在全国率先明确‘两高’项目范围,深入开展摸排检查和违规项目整改处置,建立全省5308家‘两高’企业电子台账,创新提出新建项目‘五个减量替代’工作思路,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龙头企业吃到环保红利,不仅为正在转型的企业注入了“强心剂”,也给尚在观望中的企业竖起了风向标。“不转型或许也能活,但是转型一定会活得更好。”山东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守君对记者说。

  在临沂市兰山区汪沟镇晟昌新材料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世界首条可饰面多层板连续平压示范生产线已进入试运行阶段。“我们迈出绿色制造、智能制造这一步是算过经济账的。以前生产全都使用木皮,现在使用木质纤维来代替,节省了原材料。而且企业自主研发的连续平压一次成型工艺,减少了制造当中的15道工序,生产成本比原来降低了近20%。”王守君介绍,项目达产后,可年产木质重组新材料可饰面胶合板30万立方米,预计实现年销售收入10亿元。

  在利津县三阳纺织有限公司精纺四车间里,智能络纱小车正在飞速地拔纱、插管,没有了纺织工人忙碌的场面。三阳纺织生技部工程师贾瑞乐告诉记者:“以前人工络纱,一组需要四个人,最熟练的操作工也需要8分钟时间,现在只需要一名工人看着就行,单面600锭络纱时间只需5分钟。”记者了解到,通过数字化车间智能改造,三阳纺织每年可节约用工成本300万元,节约用电量1600千瓦时,节省成本1200万元。

  从“重”如钢铁行业,到“轻”如纺织行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都是依靠科技支撑。我省对工业技改一直高度重视,连续三年推动实施“万项技改”“万企转型”,今年又将“工业技改提级行动”列入“十大扩需求”行动。“今年我省将聚焦绿色安全发展抓项目、扩需求,推进绿色化技改提级。狠抓节能降碳技术改造,制订实施‘两高’行业企业节能降碳技改实施方案,落实‘两高’项目能效核定标准,引导更多企业对标实施改造升级,达到或超过行业能效标杆水平的企业比例要稳步提高,低于行业能效基准水平的要限期改造。”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焉杰表示。

  对于绿色低碳的新项目、好项目,我省加大支持力度。记者从省能源局获悉,对2022—2024年建成并网的“十四五”海上风电项目,省财政分别按照每千瓦800元、500元、3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补贴规模分别不超过200万千瓦、340万千瓦、160万千瓦。2023年底前建成并网的海上风电项目,免于配建或租赁储能设施。允许发电企业投资建设配套送出工程,由电网企业依法依规回购,推动项目早建成、早投产。去年,我省出台《山东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2021—2023年)》,在推动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时突出多目标协同。“我们坚持新旧动能转换、环境空气质量改善、‘碳达峰’多目标协同,合理设置目标指标体系,倒推谋划重点任务和措施,统筹推进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侯翠荣表示。

  (大众日报记者 陈晓婉 栗晟皓 纪伟 通讯员 任万帅 报道)

责任编辑:张小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