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长城新生

2024-07-10 10:46:22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图为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定头崖西山段。(□记者 刘英 唐晓宁 汤梾埠 报道)

  ■编者按 2024年是“爱我中华 修我长城”社会赞助活动发起40周年。40年来,经过各界人士奔走努力,长城沿线保护修缮工作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效。近日,北京日报、大众日报等省级党报共同发起“沿着长城看中国”大型采访活动,走近长城,触摸历史,实地探访中国长城古往今来的时代变迁。

  “长城之阳,鲁也。长城之阴,齐也。”《管子》中所述之“长城”,即山东境内泰沂山脉的齐长城,它比秦长城的修筑历史还要早,始建于春秋时期,完成于战国时期,迄今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我国长城的重要组成部分。

  千百年来,齐长城犹如一本无言史书,见证齐鲁大地沧桑巨变。如今,随着考古探源和保护修缮进程加快,它正从沉睡中被唤醒,并在新时代迎来自己的新生。

  首次主动考古发掘

  6月17日下午,室外温度34℃,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起点考古发掘现场,在几张简易的黑色遮阳网下,考古队员握紧手铲,一道一道刮开土层。

  6个形状规则的探方内,土层色差清晰可辨。“最上面两层是耕土层和垫土层,我们已经发掘到了东周文化层。”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海岱考古编辑部主任张溯拿起一块刚出土的陶片细细端详,“我们初步判断它属于春秋时期。”

  “齐长城考古项目于今年5月正式启动,是第一次针对齐长城的主动考古发掘,对齐长城的探源,有着重要意义。”张溯说。

  距考古工地不远处,川流不息的205国道边,一块标记着“齐长城起点”的石碑后面,一段3米高、20米宽的土台,就是齐长城挺立了2600年的身躯。

  经探源考证,齐长城始建于东周时期,由墙体、山险、关隘、烽燧等组成。西起济南市长清区,穿越济南、泰安、淄博、临沂、潍坊、日照、青岛7市17个县(市、区),至青岛市黄岛区于家河村入海,长城主线和支线墙体总长625374.40米。

  站在齐长城起点,齐长城研究专家、山东省文物局原副局长、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二级研究员王永波说,作为一种大型线形防御体系,齐长城的修筑可谓开长城修筑先河,为东周列国长城和秦长城的修筑起到了先导和范本的作用,同时也提供了非常完整的边境口岸,为各国通商、提高齐国税收作出了巨大贡献。

  探源齐长城,是一场三代考古人的接力。齐长城的野外调查始于20世纪50年代,山东博物馆的路大荒和山东大学的张维华曾对齐山地长城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实地考察,并撰写了有关齐长城的专著。

  1996年,泰安的路宗元、孙立华、李继生、张广坪、和进海五位老同志实地徒步考察齐长城,行程2000里,考察的结论是齐长城确实未经泰山主峰,而是经泰山之阴迤逦东去,城墙只修到泰山西北的定头崖,定头崖以东则以山险代替,齐长城蜿蜒走势逐渐清晰。

  2008年,山东正式启动齐长城野外资源调查工作,由王永波坐镇指导。“我就是那时和齐长城结缘。”张溯说。

  冒酷暑、顶严寒,张溯和同事徒步穿行在崇山峻岭之间,整整走了大半年时间。“出发的时候穿着棉袄,夏天到青岛终点,都能下海洗澡了。”张溯笑言。

  “当时我们走到哪儿就住到哪儿,每人负重三四十斤,需要对每个点段录像、拍照、记录。虽说每天走地图上的6公里,但算上上山下山的路程,实际要走20多公里。”

  历时3年,整个调查团队终于在2010年夏季基本完成了野外调查测绘工作。

  在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阅览室,记者看到基于此次调查撰写的3册厚厚的《齐长城资源调查报告》,对齐长城资源的分布、结构特征、走向、长度、保护现状、修建年代等进行了全面的信息采集和记录,基本摸清了齐长城的“家底”。

  如今,首次主动发掘的考古项目,正在揭开齐长城探源的崭新篇章。

  “我们前期已经对地上的齐长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后期我们将开始勘探齐长城点段之间的地下资源。”张溯告诉记者,“2022年,考古人员用洛阳铲对齐长城起点区域进行了勘探,发现地层下有和齐长城同时期的陶片、烧土和路土。”

  “出土器物与齐长城同时代,又距离齐长城很近,我们初步判断可能与长城防御有关系,可能是古代将士们生活驻守的地方。”张溯说,“通过进一步发掘,说不定能发现这里屯兵的遗存。”

  “黑科技”守护千年古韵

  6月19日上午,顶着炎炎烈日,齐长城遗址城子段巡护员韦中村缓缓走向山坡,去那段他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千米守护段”转转。

  “只要没有大雨大雪这种恶劣天气,我每天都来溜达一圈,一次来回需要两三个小时。”韦中村说着,随手拍摄了一张照片,并熟练地上传到“智慧巡护”APP。

  “我小时候经常来这块山头上玩,以为这都只是山上的石头,后来才知道这是文物,国家重视,经常有政府的人来,给村里人讲,要保护,现在都装上了监控。”韦中村告诉记者,自从当上巡护员,他一年有300多天都要上山巡视,现在上传信息都用手机,就不用填表格了。

  “淄博在2022年9月开发了齐长城‘智慧巡护’APP和PC端,实现了对全市39段110.84公里齐长城的数字化管理全覆盖。”淄博市文物保护和考古研究院安全管理与科技部主任范仲峰介绍,“同时考虑到一些山险地段人工巡护比较困难,我们又开发了线上卫星图斑对比功能,实现线上和线下双巡护。”

  齐长城“智慧巡护”APP的使用,改变了传统的文物巡护方式,大大提高了巡护效率和质量。该系统还具有巡护轨迹、信息查询、实时上传等功能,为文物巡护员的工作提供了便利。

  截至目前,齐长城淄博段巡护累计超2万人次12.2万小时,巡护员上传了大量照片和视频,及时发现和上报文物安全隐患,切实发挥了文物巡护员的一线“前哨”作用,为管理部门提供了大量一手数据和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

  近年来,山东从立法、人防、技防等多方面入手,通过出台《山东省齐长城保护条例》、实施齐长城“红黄绿”段保护管理制度、设立齐长城公益性巡护岗等举措,在齐长城遗址及其周边拉起多重“防护线”。

  2021年12月,省财政投资390万元,建设省市级齐长城监管平台,被业内称作“天眼”巡护。建成省级监管平台和齐长城沿线济南、淄博、泰安、潍坊、临沂、日照6个市级监管平台,逐步实现省、市、县三级联网监控监管体系,可对齐长城沿线“红段”重点保护区域进行远程、集中、实时监控和高效巡查监管。

  除了智慧巡护,山东对齐长城遗址的修缮也用上了新技术。

  在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起点,这里的夯土遗址已被一层特殊材料严密保护了起来。

  “齐长城夯土有它的层次,每一层都有其代表的文化符号。当初我们发现,齐长城起点夯土断面出现了裂缝,如果不采取新措施进行保护,会有坍塌、人为破坏的可能性。”齐长城修复师、山东灵岩文化遗产保护有限公司董事长房立民,曾参与多段齐长城的保护修缮,对齐长城有着特殊的感情。

  “经文物部门批准,我们研发了一种高强度无机纤维材料,从肌理上、视觉上都和土层保持一致,能够将齐长城内部一层一层夯土的建筑效果展现出来。如今已历经12年,这层保护层成功抵御了风化等侵害,有效保护了齐长城本体。”房立民不无自豪地说,这项专利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多处文物遗址的本体保护中。

  记者走访发现,齐长城墙体多为土夯和石砌。济南市长清区齐长城定头崖西山段,是典型的石砌城墙,需要不同的修缮技术。

  记者来到定头崖西山段时,这里已经完成了对600米范围内齐长城的修缮以及巡查步道的建设。

  “从整个齐长城沿线来看,定头崖段是保存最完整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段石墙。”山东省古建筑保护研究院保护工程部项目负责人顾宪凯介绍,该段长城建造时采用“收分”方式,形成了下口大、向上逐渐收拢的稳定性结构,墙体内部主要用当地的石材进行稳定摆砌。

  据了解,该段齐长城的损害主要体现在石块松动、长城本体的坍塌,以及深根系植物生长导致的内部破坏。

  “我们在修缮过程中坚持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原做法。若墙体坍塌有缺口,我们会往下挖一挖找到墙基,就地取材进行修复,保证长城原貌整体流线的一致性。”顾宪凯说。

  让历史遗迹融入现代生活

  6月20日傍晚,青岛西海岸新区齐长城徐山文化公园内,花团锦簇、山林葱郁。绿道上,来此散步、骑行的市民,尽享休闲时光。公园内的齐长城徐山段遗址、齐长城文化墙、文物保护碑文,让这里成为市民游客近距离接触齐长城文化的窗口。

  “以前这就是个长满松树的小土坡,没有人来。现在公园修起来了,我几乎天天来散步。”附近居民刘先生说。

  曾经荒芜的山丘如今变成了开在市民家门口的齐长城主题文化公园。在山东,越来越多的齐长城遗址被活化利用,原本遥不可及的历史遗迹,正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

  6月,位于济南市莱芜区的锦阳关齐长城下,金灿灿的油葵花成片盛放。每逢周末,都有上千名游客慕名而来。

  记者了解到,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锦阳关段,依托齐长城锦阳关遗址,正在建设长城花海、齐长城历史文化广场、齐长城遗址博物馆、娘娘庙古村落、游客服务中心等配套设施,预计今年年底对外开放。

  公园建起来了,齐长城脚下的娘娘庙村跟着沾了光。

  “以前村民只能务农为生,现在公园能带动我们村的旅游和服务业。”济南市莱芜区娘娘庙村村民毕延成说,“游客多了,村民自己种的小米、花椒、山楂等农产品就能卖出去了。我们还计划建设民宿和餐饮小吃街,预计村民人均年收入能提高3000元。”

  齐长城沿线村落吃上“旅游饭”,淄博市淄川区太河镇永泉村(当地多作“涌泉村”),早已享受到了文旅“红利”。

  站在永泉村的山腰处,对面壁立千仞的“劈山岭”清晰可见。“山崖上的那块天然石壁,就是齐长城遗址,‘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就发生在这一带。”永泉村党支部书记于波指着远处的山崖说。

  当年,藏在山谷最深处的永泉村鲜有人知。在外闯荡多年的于波临危受命,回村带领乡亲们修路、发展农家乐,同时,村子作为电视剧的取景地迅速火出圈,游客络绎不绝。

  “高光”过后,永泉村下一步怎么走?毕业回村的95后女孩于淼淼把目光投向了颇受年轻人追捧的露营地建设,把永泉村的旅游送入2.0时代。

  “永泉村是离这一段齐长城最近的村庄,我一直尝试在齐长城文化与露营休闲间找到联结。”于淼淼说,“我们会给客人推荐齐长城登山路线、找老人讲述‘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组织齐长城写生,把齐长城元素融入日常营地活动中,让客人感受不一样的露营生活。”

  在山东,随着齐长城保护修复和活化利用进程的加快,齐长城脚下的村落,守着长城这个大“IP”,正待破茧而出。

  位于齐长城定头崖西山段附近的马套村,是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早年成立将军山旅游度假专业合作社,发展以生态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为主的乡村旅游。

  近年来,随着周边游竞争加剧,如何做好“齐长城”IP,成为合作社期待突破的卖点。“我们针对齐长城有研学课程,但还缺乏相关业态支持和成熟的线路设计。”合作社总经理薛莉莉直言,“‘齐长城’IP是有潜力的市场引爆点,但还需要整体的策划和产品设计。”

  情系长城人家

  “几辈子生在长在长城旁,眼瞅它几生几死经风霜……”

  在青岛西海岸新区茂腔艺术传承中心,演员们正在进行茂腔小戏《长城人家》的日常排练,一腔一式、举手投足间,将戏曲故事演绎得生动传神。

  《长城人家》主要讲述了长城保护员月红和其丈夫大海及公公老海之间,围绕齐长城展开的一系列故事。“守护齐长城这份珍贵的历史遗产,让更多年轻人了解齐长城文化,是我们创作这部戏的初衷。”《长城人家》导演马正斌说。

  “为了深入了解齐长城文化,我需要深深扎进去。”马正斌和主创团队到齐长城遗址采风调研、撰写初稿、反复审稿修改,直到落地排练,这一过程持续了半年多。经过精心打磨,《长城人家》成为山东省青年创作人才扶持项目、精品小戏小剧,每年送戏下乡演出几十场。

  在马正斌看来,活化传承齐长城文化的担子,已然落到了年轻人身上。

  在济南市莱芜区青石关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焦玉强同样面临考验。

  青石关,因此地多青石而得名。青石关北门外下斜石板路坡度极大,中间被独轮车碾轧出一道很深的车辙沟槽。焦玉强找来62岁的村民王加学,因他熟知这里的历史,很多慕名而来的访客,都是由他带着,在村里寻找齐长城的印记。

  “这一段齐长城是沿着东边的东丰山,一路到青石关南门和西门,再从小山上去延伸到博山境内。”王加学告诉记者,“青石关村其实就是原来青石关内的屯兵关城。这个瓮口道一开始用于军事守备,后来变成了贸易通道,齐国的丝绸、陶瓷、煤炭等,都从这里运到鲁国。”

  这座位于齐长城关口内的小山村,文化资源丰富。相传青石关因为齐鲁要道,人流量大,蒲松龄便在村北老槐树下摆桌舎茶搜集民间故事,为《聊斋志异》的创作积累了丰富的素材。蒲松龄还专门创作过一首诗《青石关》,咏叹青石关之险要。

  “我们和省内的文联组织合作,把村子打造成作家群体的创作基地,借以传播村子悠久的历史文化。”焦玉强说,“同时,我们还将村里了解历史的村民组成一个小团队,进一步整理青石关的文化。”此前,退休教师张宗发编著的《青石关的传说》已出版发行,成为外界了解青石关村的窗口。

  据悉,济南城建集团有限公司已出具项目规划设计方案,计划修复保护村内现存遗址、整修交通可达性差的村道和损毁路面、规整建筑立面、恢复古村风貌,同时建设基础设施和创意市集街、民宿、采摘体验、纪念馆等文旅产业业态,将青石关村打造成为集网红打卡、乡村记忆、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特色村落。

  



责任编辑:崔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