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真挺“e”的
你是“i人”还是“e人”?
如今,MBTI已代替星座成为新晋社交密码。“i”和“e”代表了性格的不同偏向,“i”是内敛、沉着、稳重,“e”是外向、直接、热情。
万物皆可MBTI,如果省份也有性格,那么山东,还是有点“e”在身上的。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一
山东人,有“e”点社牛。曲阜人“至圣”孔子,五十多岁带着几个徒弟周游列国达十四年之久,在不同场合对不同等级不同职业的人因材施教。“孔子于乡党,恂恂如也,似不能言者;其在宗庙朝庭,便便言,唯谨尔。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与上大夫言,訚訚如也。”其用游刃有余的社交技巧收获一众“迷弟”“迷妹”。邹城人“亚圣”孟子,作为“雄辩斗士”辩论起来“近能取譬,远引诗书”。一部《孟子》,从头辩到尾,几无败绩,顺便还要发一发牢骚:“人之患在好为人师。”“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也是一款宇宙限量版,不光写词冠绝古今,品酒、打牌,也不输人,一篇《词论》更是把柳永、晏殊、曾巩、王安石批得“没脸”,就连她“师公”苏轼也没能幸免……山东人的社牛属性不拘于时代、时间与地点,是流淌在血脉里的基因。
山东人,有“e”点直爽。“直”是藏在山东人骨子里的性格特点,从山东的简称“鲁”可见一斑。山东地区春秋时大部属鲁国,这个地方的人性格直率,人们就把这种性格称为鲁人的性格,“鲁直”也成了一个专有词语。山东人的“直”,表现在各个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便是被称为山东人自带的语音识别系统——倒装句。倒装句通过颠倒正常语序,把要强调的内容置于句首,简单直接地突出所要表达的重点。山东人说回家是“家走”,回答问题是“知不道啊俺”,吃饭的时候说“豆橛子炒好了都,快吃吧恁”,出门的时候说“稍微一等,你”,倒车的时候说“倒车,请注意”……就连《论语》中也有很多倒装句,比如“贤哉,回也”“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同时,倒装句还方便山东人为“嘴比脑子快”找补,比如:“这个菜齁咸,我觉得。”就说直不直,你说。
山东人,有“e”点大。有人说,齐鲁文化是由东夷文化和周文化融合发展而来,不无道理。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解释:“夷,从大从弓。”山东人把祖先“羊大为美”的传统审美发挥到了极致,山东姑娘叫“大嫚”,山东男人叫“大汉”。“1米9青岛大爷持2米艾蒿挤地铁”“山东人坐公交多数抓栏杆,吊环只起装饰作用”……时常惊到外地人。当然,不光山东人是大高个儿,大樱桃、大西瓜、大馒头、大煎饼,也让吃瓜群众表示疑惑:“这个按个吃吗?”菜王、瓜王大赛,选手瞟一眼对手身边的蔬菜瓜果,无需裁判,大小立现,一拱手,承让承让,无他,唯大尔!除此之外,山东还是人口大省、文化大省、资源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网友纷纷感叹,“大山东果然啥啥都大!”
图源|好客山东之声
山东人,有“e”点显眼。要提名显眼包,全网呼叫山东人。这个夏天,一首《山东车牌之歌》以相当霸道的方式“逼”着各省人民将山东16市入心入脑;山东航空连续安全飞行500万小时,被授予“飞行安全五星奖”,却因时不时以恶劣天气条件下偷偷起飞、“别人延误你提前”、“机长着急回家炒豆橛子”成为热搜常客,被称为“客机中的战斗机”。除此之外,从“淄博烧烤”到“赴青请醉”,从“球球号”到“开闷闷”,从青岛大姨“脸基尼”到潍坊一根线放飞宇宙万物,山东人以一省之力成为“出圈”显眼包。
二
山东人因何而“e”?
历史底蕴深。齐鲁之地,山海相拥,是连接中国东部与北部、大海与内陆的纽带,兼有南方、北方、沿海、内陆的各种优势,各种文化兼容并蓄,齐鲁风韵浩荡悠长,孕育了山东人开放、包容的文化传统和乐观洒脱的性格特征,自古就是中国人精神上的“首善之区”。今天,“好客山东”名声在外,很多人都知道山东人热情、仁义、直爽,其实来过山东的人还会补上一句:山东人是全国最包容的!有容乃大!
人文修养足。自古齐鲁圣人多。先秦时期,山东地区就诞生了管子、晏子、孔子、孟子、庄子、墨子等一批文化伟人;西汉的“五经八师”中,有六人是齐鲁大儒,《汉书·儒林传》单独立目的二十七人,齐鲁籍占十二人;三国时期诸葛亮、东晋书圣王羲之……直至北宋,苏辙尚有“为学慕齐鲁”的感慨。再到后来的宋代才女李清照、“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的蒲松龄、当代文学大师季羡林等一批文人志士,致力于齐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成就了山东人骨子里的文化自信和直爽幽默的表达方式。
孔子博物馆
资源底子厚。五岳之首泰山以图腾之姿俯瞰全省;3000多公里海岸线意味着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100多种矿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3100余种植物种类成就了“北方落叶果树的王国”;小麦、玉米、地瓜、大豆、谷子、高粱、棉花、花生、烤烟等产量在全国排名靠前,是全国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重点产区……大山大河的滋养以及丰富的物产资源,养成了山东人硬核的实力与豪爽的特质。
山东人有时候可能觉得自己不够“e”,其实那是长于骨子里的谦逊有礼,所以有点不好意思夸自己,但是夸起别人来毫不吝啬;有些没来过山东的外地人觉得山东人不够“e”,其实那是一种格局,眼睛永远能看到别人的好,至于山东人的大巧若拙,只有亲身来到这里,才能直观感受到。(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
- 用活“关键一招” 做大“融合”文章2024-08-19
- 能源向绿 产业向新2024-08-19
- 山东联通:支部主唱 上下联动 奏响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新乐章2024-08-16
- 山东新型储能规模达553.8万千瓦2024-08-15
- 看大美山东描绘绿色生态画卷2024-08-15
- 一条三文鱼的产业链有多长?2024-08-15
- 陈梦推介山东味道2024-08-15
- 逐绿前行,书写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山东篇章2024-08-11
- 助力旅游强省建设,山东文旅集团在这些方面发力!2024-08-08
- 山东实施“旅游业态融合重塑行动” 加快培育旅游消费新增长点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