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电影获奖者姜辉:“土壤不够”制约山东微电影发展

2013-01-08 18:27:00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new_jianghui.jpg

姜辉。资料图 山东商报记者王晓峰摄

    鲁网1月8日讯(记者 刘梅婷)2012年,本网曾与山东商报联合主办“我爱微电影”大赛,当时,一等奖由本土作品《还有多少天》和如今大火的导演、演员徐铮参与编剧并主演的《一部佳作的诞生》获得,今天,记者采访到了《还有多少天》的导演——姜辉,一位地道的济南电视导演,来谈谈他与微电影的那些事儿。

  《还有多少天》用温情赢得掌声 生态文明主题同样可以

    《还有多少天》是一部用数字展示温情的作品,他用简单的减法计算出一个成年人陪伴父母的时间,以此来告知人们失去与拥有。导演姜辉曾在颁奖典礼上表示,它的创作来源于对自己的反思。姜辉说:“人们往往对于这个社会有许多意见,许多不满,但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反过来对自己进行梳理,对自己进行反思,这部作品就是希望人们反思的时候不要在亲情中留有遗憾。”这部作品感动了不少当时在现场的观众,一个女孩向记者透露,她看过电影后悄悄向远方的母亲发了一条问候短信。

    姜辉是本省某电视台的一位电视导演,说起作品的获奖,他谦虚地告诉记者,去年的那部微电影是他工作的一部分,当时是抱着交流和学习的态度去参加的,“能多认识一些朋友,学习一些东西,已经很知足。”

    比起《还有多少天》打出的温情牌,今年由山东省网络文化办公室、山东省环保厅主办,山东省电影家协会作为业务指导单位,本网承办的首届微电影创作大赛的主题则规定要围绕山东生态文明建设,为此,姜辉表示,主题方面看似对草根爱好者拍摄微电影的题材有所限制,其实不然,依然可以赢得掌声,“虽说命题作文必然限定创作范畴,但生态文明是一个挺好的切口,不论官方角度还是民间角度都可以阐述。”

  微电影是小容量表达 “土壤不够”制约山东微电影发展

    微电影的风靡,与如今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与传统电影相比,微电影投资小、成本低,拍的好就不怕没有人看,只需在网络上传递,便有机会受到大众认可。那么,与电视相比,微电影又有什么特色呢?

    姜辉认为,微电影是一种文化产品,和受众的消费水准有关,电视所表现的一个故事会产生和包含很多情感,需要深入体会,而微电影则是小容量的一种表达,“电视习惯于把社会最新的一些热点全部表达出来,情感需要抒发就产生了故事,”姜辉说道,这就类似于“一见钟情”和“相濡以沫”的区别,微电影一上来或许就会触动人的情感,而电影、电视剧则需要慢慢的去体味最后迸发的情感。
   
    很多专家都表示,目前山东微电影的发展尚未成熟,艺术水准偏下,姜辉表示,“土壤不够”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之一,没有一个优秀的发展平台、好的专业氛围,就不能为微电影拔尖人才提供一个成功的养成环境,也就不利于微电影的长远发展。

  微电影多为企业广告而生 做好微电影需要各种“快”

    然而,微电影目前的现状并不是很乐观。姜辉表示,许多单位做微电影却并不收购它,也就是说微电影得不到消费,“没有消费的产品都不产生价值,微电影也是如此,拍摄成本上万,除非有人有出口来消化微电影的成本,否则谁会来拍呢?拍出来是没有价值的。”姜辉说,所以大部分微电影为企业广告而生。

    记者了解到,像许多企业制作的微电影,是将自身品牌融入剧情,观众总是在电影中寻求和角色的情感认同,品牌和产品正是通过这种附加在角色身上的认同,不断的让观众对产品加深印象,从而达到推广宣传的目的,甚至可以说,微电影广告的增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了微电影草根爱好者的制作能力。

    对于怎样做好微电影,姜辉表示,像小品、小小说,都是不同领域的微电影,做好微电影需要各种“快”:快速阐述、表达,快速捕捉观众,快速倾诉情感等,此外,微电影是双向的,“创作者要有通俗意识,要讲人人听的懂的普通话,而欣赏者要产生先锋意识,对生活有探索精神。在还有大脑去想、还有热情去爱、还有生命力去质疑的时候,做一点表达。”姜辉告诉记者,也可以说,微电影是一种自己对生活、对生命力的记录和表达,生活由点滴片段拼凑而成,将这些融入到作品中,会带给观众不一样的感触。

  相关新闻:

  “美丽山东”首届微电影创作大赛启动

  鲁网首部微电影明年开拍 剧本有奖征集今日启动

  李掖平:微电影“有意思”比“有意义”更重要

  《铁道游击队》导演于峰:把故事做好是微电影最牛的表现手法

责任编辑:宋宪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