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文化惠民“群众点单” 变只干不问为问了再干

2013-10-10 09:13:00 来源:人民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原标题:山东文化惠民“群众点单”

  本报济南10月9日电 (记者徐锦庚、刘成友、卞民德)2013年刚过去三个季度,山东省今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16件实事已接近尾声。连同2012年已经完成的12件实事,山东省向社会承诺办理的“文化惠民、服务群众”实事已达28件。而且每一件实事为什么办、要怎么办,都由群众说了算。

  此前,为破解基层群众文化生活匮乏的难题,各级政府钱花了不少、事办了不少,但钱怎么花、事怎么办,政府说了算。

  于是,一些群众一肚子怨言:许多农家书屋平时“铁将军”把门,只有领导来检查时才让部分群众装样子;政府出钱到农村放电影,银幕前不如外围闲聊的人多;基层宣传文化工作经费少,经常“饿不死”、“吃不饱”。

  自然,干部也觉得冤枉:活没少干、力气没少出,可群众不领情、不买账。

  山东省委深刻反思后转变思路:文化惠民是民生工程,政府不能拍着脑袋干,必须符合群众胃口,让群众点“单子”,政府照“单”干。

  2011年8月,山东省各级媒体同时刊发启事,向群众征求意见。短短两个月,13246条、178万字的意见建议雪花般飞来。通过集中梳理,山东省2012年“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12件实事锁定基层公共文化建设的基础设施和队伍等问题。

  2013年1月,山东省再次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建议和网络留言3600多条,并据此确定了新一轮“文化惠民、服务群众”的16件实事。

  投入财政资金177亿元,建立起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1万个村(居)建设、完善文化大院,为56个没有数字影院的县(市)新建数字影院,建设500个乡村文明家园示范点,免费培训1万名乡村文艺骨干……每一件都是从“小角度”、“小切口”入手,让群众享受到实惠。

  变“只干不问”为向百姓“问了再干”、“边问边干”;保障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先从保障群众对文化工作的发言权做起。这一理念,如今已经成为山东省文化惠民工作的不变承诺。

  山东:把文化“种”入群众心田

  “群众”两字的回归,是山东文化工作的重心转变。如何让群众的文化期盼化为现实,关键就在“群众”二字。山东省以群众为中心,深入了解群众需求,近年投入177亿元,建设五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扶植庄园剧团,将文化“种”在基层,以需求亲民,以文化惠民,以服务为民。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