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明玉:到底做了啥,被媒体称为“最美中国人”

2022-05-27 14:52:32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吕明玉,女,1974年7月生,山东威海人,大学学历,国网威海供电公司供电服务指挥中心五级职员兼服务质量管理。先后获得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国网人、全国最美志愿者等荣誉称号。她身上有太多的“第一”:她是山东省第一例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她是全省国网系统第一个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的队长、威海市文登区首届志愿者联合会会长;同时,她还是一名“第一书记”。

  奉献热血——给了陌生人两次生命

  4月13日是吕明玉的生日。2011年的这一天,在山东省立医院捐献完造血干细胞躺在病床上的吕明玉,默默地把这一特殊的经历,作为送给自己37岁的生日礼物:“多好啊,能救人一命。”

  2011年1月14日,吕明玉接到了威海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她的血样和江苏的一位白血病患者初配成功,问她愿不愿意捐献造血干细胞,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了。“2010年5月,我和60多位同事自愿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队伍,从那时起,我就等着这天的到来。”她说。

  2011年4月12日,在山东省立医院,吕明玉的血液在体外循环11000毫升,相当于将全身的血液在体外循环了三遍,才最终采集了110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整个采集过程近5小时,由于钙流失严重以及抗凝剂的作用,在采集后半程,吕明玉的多个部位出现了麻木抽筋的症状。当天下午,吕明玉的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由医务人员乘飞机带到了苏州医院,输入到了一位陌生人的体内。

  本以为,人生的这一页就这样翻过去了。可不到半年,吕明玉再次接到电话,被告知那位苏州患者的免疫力突然下降,急需吕明玉捐献淋巴细胞来救命。此时,吕明玉还在康复期。这次,她也有些犹豫:“再遭次罪没什么,可上有老下有小,如果出现‘万一’,怎么办?”家庭会议也出现了分歧,“反对票”占了多数,但吕明玉最后决定——“救人救到底”。

  “人命关天,如果见死不救,我会一辈子活在愧疚里!”就这样,吕明玉二次赶赴济南,为那位陌生人捐献了64毫升淋巴细胞混悬液。她也因此成为山东省首例、全国第26例造血干细胞二次捐献者。

  那年11月,被救患者给吕明玉写了一封信,她在信中说:“我可以活下去了,我的孩子有妈妈了,我的妈妈有女儿了。感谢你给了我两次生命。”

  奉献爱心——“送上门的闺女”

  吕明玉两度救人的事迹被媒体竞相报道,称她为“最美的中国人”。2012年初,国网威海市文登区供电公司成立了由500多名党员组成的“彩虹党员服务队”。

  宋阿姨是党员服务队帮扶的困难群体中的一员。一场车祸,夺去了宋阿姨唯一儿子的生命,儿媳改嫁后,两位老人带着年幼的孙女生活。除了接送孙女上幼儿园,宋阿姨几乎不出门,甚至和亲戚们也不走动了。宋阿姨所在辖区供电所的志愿者们知道这个情况后,告诉了吕明玉。

  “我也是一个妈妈,那个小女孩太让人心疼了。如果爷爷奶奶沉浸在悲痛里走不出来,就意味着她不但失去了父母,也失去了童年最珍贵的欢乐。”想到这里,吕明玉坐不住了,马上带着“彩虹党员服务队”的队员上门“认亲”,去了一次又一次,可总是敲不开门。想到老两口长期不与人接触,一下去这么多人,肯定是不适应,细心的吕明玉就自己一个人登门,去的次数多了,宋阿姨实在过意不去,就开了门。

  真挚的笑容,暖心的话语,融化了宋阿姨心中的坚冰,把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话跟吕明玉说了出来:“别人家都好好的,为什么我们家破人亡,是不是我们造了什么孽?我一出门,就觉得别人在背后指指戳戳。”吕明玉深知,这是老人因丧子之痛无法化解而产生的心理障碍,只有让他们与社会重新接轨才能解决问题。

  从此,吕明玉成了“送上门的闺女”,周末要去,逢年过节更要去,踏青、采摘要带上老人,出门游玩也要带上老人。她还和当地专门帮扶失独老人的志愿组织取得了联系,让宋阿姨和有共同遭遇的老人一起参加活动,大家互相安慰排解,逐渐解开了老人心中的疙瘩。有一天,宋阿姨乐呵呵地主动打来电话,吕明玉却突然想哭:“我的努力没有白费,她终于和命运和解了。”

  奉献汗水——“脱贫攻坚,我义不容辞”

  2018年6月,吕明玉来到文登区环山街道孙家西山村担任“第一书记”。

  尽管吕明玉早就知道孙家西山村是文登区有名的贫困村、“软弱涣散村”。但真进了村,她才发现,现实远远不如想象的美好。全村152户,基本都是“老弱小”;村集体没有产业,村民们的收入就靠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村民之间纠纷不断,村里杂草丛生、脏乱不堪。吕明玉心头揣着一把“火”,誓要干出个名堂来!

  七月炎热的天气里,吕明玉挽起袖子、拿着铁锨,穿上厚重的水靴,第一个跳进了村民门前的臭水沟中,一点一点地清垃圾、除淤泥。村民们看到这细皮嫩肉的女书记埋头苦干着,都坐不住了,也开始收拾起自家的房前屋后。82岁的李水芹心疼吕明玉:“早就从电视上看到吕书记救人的事了。这闺女不仅长得俊,心眼也真是好!这白白净净的一个人自打到俺们村后,变得黑瘦黑瘦的,难为她了!”瞧着大伙儿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吕明玉又带领村民们修河道、建花池、硬化村路......这其间,文登供电公司党委给予了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建设了村文化大院和“彩虹书屋”,还帮助村民免费更换屋檐线,并捐建了20千瓦的光伏电站。

  孙家西山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9月27日,孙家西山村摘掉了“软弱涣散村”的帽子。年底前,又成为了威海市级美丽乡村。

  人只要看到了希望,浑身都是劲。吕明玉没有停下脚步,又把目光瞄到了产业扶贫项目上。

  她在走访中发现,村里的大妈大姨们做出来的花饽饽模样好、味道棒。这花饽饽在文登有三百多年的历史,还是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脱贫项目有广阔前景。为摸清市场,吕明玉将文登大大小小的花饽饽生产企业都跑了个遍。同时,她也了解到,买设备、建厂房成本太高,村民们一时负担不起。那么,是不是可以向现有企业“借鸡生蛋”呢?

  她跑细了腿,磨破了嘴皮,终于有家企业伸出了橄榄枝,愿意借用场地、设备,并给予无偿的技术指导。在爱心企业的支持下,在干部群众的齐心努力下,孙家西山村的第一锅花饽饽顺利上市了。在随后仅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赚下了第一桶金——盈利5万多元。村“两委”集体研究决定,用赚得的资金将旧村委大院改造成生产车间,购置生产设备,以“腾鑫”为名为花饽饽注册了商标,孙家西山村第一次有了自己的集体企业。

  吕明玉在拓展当地传统商超及网上销售渠道的同时,又带着花饽饽亮相山东电视台,让广大观众认识了孙家西山村的花饽饽。现如今,花饽饽不仅销到了全国各地,还接到了众多的国外订单。2019年7月,孙家西山村成为了国家电网公司服务脱贫攻坚试点示范基地。

  “这样的书记,俺们服!”腰包开始鼓了起来,出门在外也底气十足的好光景让村民逢人就夸吕明玉。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吕明玉的脱贫攻坚计划。她暂时把工作重心转到疫情防控中。从大年初一起,吕明玉就早出晚归,一心扑在了村里。上初中的女儿抱怨道:“你看,别人家的妈妈现在这个时候都在家,你啥时能有空和我好好地呆一天呢?”对女儿,吕明玉只能深深埋下了歉疚,“防疫的事,可马虎不得。在村里,我多唠一句、多转一转、多守一守,就能让乡亲们多一些安心。”

  当村里的疫情防控工作走上正轨之时,因为积劳成疾,吕明玉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犯了,站也站不得,坐也坐不好,医生多次建议她住院手术治疗,可她害怕耽误工作,选择保守治疗。在家卧床养护一个周后,她围上护腰带,又回到了村里,忙着村里的大事小情。

  老支书心疼她,“闺女,快奔五的年纪了,别这么拼啦!”“不行啊,我还要再使把劲儿,再努把力,让咱村的父老乡亲们笑得更舒心、更欢畅!”面对善意,吕明玉许下了美好的心愿。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