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前开新局|“三个十大”见行动⑨:“十大扩需求”看烟台

2022-07-13 18:54:12 来源: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7月4日起,大众日报及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推出“走在前 开新局”大型全媒体主题报道,记者深入16市基层一线调研采访,集中展现各地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锚定“走在前、开新局”,推进“三个十大”行动的创新举措、进展成效,生动讲述各地砥砺奋进、创新实干的鲜活事例,充分反映山东发展的新变化新气象,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今天刊发第九组报道:“十大扩需求”看烟台。

  科学规划推动错位发展,产业导入提升城市能级,烟台——

  建设“五个新城” 激活发展引擎

  盛夏七月,骄阳似火,蓬莱新城内,山东嘉信新材料年产17.2万吨染料及中间体项目建设现场,办公楼、辅助车间、中控间等6栋单体基槽已经全部开挖完成,计划在9月份全面封顶。“项目总投资22亿元,将建设多条具有行业领先水平的自动化生产线。”嘉信染料董事长张善生说。

  扩内需,需要有新思路。烟台摸清家底,科学规划,精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选取芝罘幸福新城、开发区八角湾新城、牟平新城、福山夹河新城、蓬莱新城5个区位优势明显、发展基础较好的新城起步区建设为发力点,实施“五城驱动”战略。“五个新城”既是新旧动能转换、扩大有效投资需求的主战场,更是完善公共基础设施、提升城市环境品质的“聚能环”,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包括嘉信新材料在内,在蓬莱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正有8个重大项目在建,全部建成后,年产值将达到3000亿元。总投资484.5亿元的万华一期、中节能万润新材料、泰和新材料、园区基础设施等4个项目已于3月底集中开工。作为烟台城市副中心城区,蓬莱新城正在快速崛起。

  以城聚产,产业导入是新城建设的根本支撑。牟平新城作为烟台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载体,依托蓝色药谷·生命岛和超级工厂两大片区,医用同位素、干细胞与再生医学、创新药、康复辅具与医疗器械、医美等产业快速集聚。现已签约东诚药业等项目16个,储备特医食品生产和检测平台、福安药业等意向项目30多个,总投资252亿元的29个重点在建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7亿元。

  坐拥三港一站(空港、海港、保税港、环渤海高铁大季家站)的八角湾新城,本是一处战略留白区。但如今,已成为人才培养、科技研发、创新创业融汇一体的科创之城,不断释放强大的磁吸效应。烟台哈工程研究院建成投用,180人的教授专家团队,1250名硕士博士进驻校园;烟台大学科教园区2023年9月招生开学;山东建筑大学产学研基地2023年年底建成;卫生健康职业学院2024年建成投用;荣昌制药、美瑞新材等上市公司研发总部先后落户……

  “在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模式创新,充分吸纳社会资金、平滑财政支出,通过招大引强激发城市运营活力。”八角湾新城推进服务中心主任于春光介绍,相继引入中国建筑、中国中铁等大型央企,参与新城项目的投资、建设和运营,PPP模式占政府投资的80%;引入国家体育总局中体竞赛公司,负责体育公园赛事组织和运营管理;引入国内一流会展机构,运营管理会展中心。

  作为烟台中轴线的夹河,串起了幸福新城和夹河新城。北靠滨海一线,西临夹河东岸,一场关于“幸福”的蝶变正在上演——幸福新城配套小学8月即将竣工交付,布局启动了玺萌小学等7所学校建设,幸福中路、冰轮路等9条道路新建和改造提升全面进场,272万平方米的征迁房屋完成拆除,夹河重点河段完成清淤72万立方米。夹河新城统筹实施总投资76亿元的路网桥梁、景观绿化、安置区建设、河流治理等6大类、62项重点工程,累计完成投资17亿元。

  依托“五大新城”建设,烟台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6%,1-5月份保持了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全年共确定投资500万元以上项目2580个,其中入选省级重点项目186个,年度计划完成投资1000亿元以上。今年已组织5次集中开工,499个投资体量大、发展前景好、带动作用强的重点项目快速启动。

  烟台抓项目扩投资、挖潜力促消费、拓市场稳外贸,发力扩需求稳增长

  实干+创新,抢占发展先机

  □ 大众日报记者 董 卿 从春龙 杨秀萍

  烟台,是山东新旧动能转换“三核”城市之一,担负着打造山东发展重要增长极的职责使命。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烟台困难之中培育先机,科学谋划率先行动,交出了一份含金量很高的答卷。

  今年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6%,增速高于全国、全省。1-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9%,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0.7%;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同比增长2.1%,高出全国、全省3.6、3.4个百分点,限上零售额同比增加12.6%,高出全省10.7个百分点,增幅全省第一;外贸进出口实现1785.7亿元,同比增长8.4%。

  “实干+创新”,这是烟台于困难之中觅得先机,在高起点上实现量质齐升的密码。

  每月集中开工,项目建设按下快进键

  日前,在潍烟高铁4标蓬莱至龙口段吕家村黄水河特大桥施工现场,该标段第249孔箱梁平稳架设完成,标志着由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建的潍烟铁路4标箱梁架设过半,完成阶段性生产目标。

  中铁一局新运公司承担着潍烟高铁蓬莱区和龙口市17座桥梁所需的498孔箱梁的预制及架设施工任务。自首孔箱梁架设以来,项目部投入了两台架桥机、两台运梁车,采取“双机双向”的架梁模式,有效推进了施工生产的进度。其间,取得了单班双机架设6孔箱梁的好成绩。

  潍烟高铁是国家“八纵八横”高铁网中沿海高铁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区域铁路网布局,加快山东半岛城市群互联互通,打造胶东半岛1小时、省内2小时、北京3小时高质量交通圈。

  烟台市全力推进潍烟高铁建设,2022年,潍烟高铁(烟台段)累计完成投资45.33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82亿元)的55.3%。

  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棒接着一棒跑。今年以来,烟台每月举行一次“集中开工”,连续打响项目“百日攻坚”。

  仅3月28日上午,烟台市就举行了三场活动:8时,举行全市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活动,总投资1132.8亿元的90个重点项目集中开工,在活动主会场,烟台黄渤海新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蓬莱)园区,万华新材料低碳产业园项目(一期)、中节能万润新材料项目、泰和新材新材料项目、园区基础设施项目等4个项目集中开工,烟台黄渤海新区建设全面启动;10时,举行烟台市与500强企业连线暨重点产业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优选了33个项目集中签约,总投资245.19亿元;11时,召开全市招商引资工作会议,对项目推介、线上招商、平台建设、园区建设等工作再加压、再细化、再落实。

  日前,总投资800亿元的十大城市区片开发建设,在龙口市轰轰烈烈展开。“历经几十年的产业发展和历史积淀,龙口形成了西城、东城、新区、东海和南山五个组团的城市发展格局。”龙口区片开发办公室副主任孙华泽说,这种独特的城市形态,内部建设相对繁荣,但各组团之间留下了诸多建设空白,直接影响了城市总体繁荣度。随着国家管网LNG、中石化LNG、华为“一体一园”等战略性项目的加快建设、竣工投产,龙口的城市承载力将接受严峻考验。

  5月6日,十大城市区片开发建设誓师大会结束后,龙口市各级各部门高效推进,科学谋划“时间表”“路线图”,压茬推进实地勘测、协议签订等工作。同步抓好招商引资工作,加大与500强企业、大型央企、行业领军企业的合作力度,加快引进与区片定位相契合的高端产业。

  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烟台近期谋划了总投资2.97万亿的1756个基础设施项目和总投资2437亿元的153个PPP项目,包括城区低碳清洁供暖、市域铁路、动车所、万华烟蓬长输管线等。与此同时,“招商引资突破年”聚焦重点产业链招商,筛选100家世界500强企业、大型跨国公司,建立重点招引企业库。今年计划引进重点产业链项目100个以上、三类500强项目150个以上、央企强企二级总部3个以上。

  解锁新场景,打造城乡消费升级版

  近年来,烟台以“场景营城”的理念,推动城乡新场景与消费新场景的融合打造,新产业、新业态加速迸发。消费者为需求“下单”,为品质“买单”,在买和卖的双向投契中,培育丰富消费平台、构筑良性消费环境,不断释放城乡居民消费潜力。

  盛夏时节,驱车行驶在蓬莱区丘山谷葡萄酒养生休闲体验区,蜿蜒盘旋的环谷路串起了散落在谷里的瓏岱酒庄、逃牛岭、安诺等七个葡萄酒庄,白色的波斯菊、黄色的金鸡菊在路边摇曳,内侧就是葡萄园。

  瓏岱酒庄是罗斯柴尔德集团在亚洲唯一的酒庄,整个酒庄依山势而建,错落有致的中式建筑与葡萄梯田完美契合。葡萄园由酒庄与附近村庄木兰沟的村民共同建造,其中10位村民已成为酒庄的永久成员。不远处的木兰沟村里,老屋改造的民宿依旧保留了胶东民居特色,“垂直拔起”的挑空式结构让房间豁然开朗,独特的坡式房顶增添了度假小屋的时尚气息,再品尝一下地道的“蓬莱八大碗”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丘山谷片区是蓬莱区近年来聚力打造的,以葡萄酒产业为支撑,融合现代农业、休闲旅游、体育赛事、文化影视等功能业态于一体的国际葡萄酒品牌聚集区。规划总面积56平方公里,核心区19平方公里,涵盖16个村庄,7家酒庄,优质酿酒葡萄基地7000多亩。目前年吸引游客20余万人次,增加就业岗位1200多个,带动村集体平均增收10余万元、户均增收5000元。

  从丘山谷出发,向东60余公里,芝罘区朝阳街、所城里两个历史文化街区内,艺术展示、美育审美、创意设计、图书文博等多元文化在这里汇聚,消费新创意、新场景层出不穷,城市存量空间被大大激活。

  诞生于上海的网红书店钟书阁就坐落在朝阳街一座清末银号里。泛黄的英文报纸、迷宫般的镜面结构与复古的红木楼梯、浪花状的铁艺栏杆、薄荷绿的清新色调完美融合在一起。“开埠文化和海派文化在这里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相互包容又巧妙舒展,是文化地标的应有之义。”来自济南的建筑设计师于滨对记者说。

  在朝阳街,含钟书阁在内的“首店”品牌共计14个,占街区已开业业态比例40%,以壹零伍单一麦芽威士忌俱乐部、Youth Park、卢布松餐厅以及贰麻酒馆等品牌为例,他们将新鲜潮流的生活方式带入烟台,满足了烟台市民和外地游客休闲需求。同时,这些“首店”引入了先进务实的经营理念,使品牌价值与街区资源实现最优耦合,产生巨大磁场,吸引消费客流聚集。

  街区主街之外的支巷里很多老建筑还在“沉睡”,这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潜力。“针对街区支巷里的历史文化建筑和院落,继续开展二期修缮工程,在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下,这些老建筑即将‘蝶变重生’,不仅尽显开埠文化、胶东文化,而且将释放出更大的经济效能。”项目运营方——蓝天文旅集团副总经理周凌伊说。

  培育新业态,推动外贸固稳提质

  “现在,我们的电商货物在烟台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监管中心通关放行后,只需13小时就能到达韩国口岸,物流成本仅为空运成本的1/6,这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行业竞争力,业务发展迅速。”中外运烟台分公司总经理李军说。李军所说的正是跨境电商海关监管作业场所9610出口业务。

  跨境电商是烟台综合保税区重点培育的新增长点,短短两年半时间,已实现1210、9610、9710、9810全模式运行,区内展示中心、区外展销店同步发力,企业由2020年的20家增至目前的80家,跨境电商产业园入选全市唯一一家省级重点培育的跨境电商产业园;1-5月,完成跨境电商进出口53亿元、增长13倍,开始由全面蓄势向全面起势转变。

  烟台叠加开发区、自贸区、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战略,拥有1个国际机场,还有“五关十港”,发展对外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条件。今年前5个月,烟台市进出口总值1785.7亿元人民币,创历史新高,比去年同期增长8.4%。其中,出口1059.1亿元,增长10.4%;进口726.6亿元,增长5.5%。

  日前,位于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的斗山叉车(中国)有限公司申报出口的36台叉车顺利通关放行,搭乘“非洲快航”号中非班轮运往南非市场,用于当地厂房货物装卸搬运。斗山叉车(中国)有限公司是一家叉车生产企业,常年通过中非班轮与非洲国家进行贸易往来,其非洲市场主要包括南非、阿尔及利亚、毛里求斯等国家。

  针对中非班轮的运行优势和货物特点,烟台自贸片区持续推进“两步申报”“两段准入”“船边直提”“抵港直装”等便利化自贸创新举措加快落实,通过船、车无缝对接打通国内国际物流循环节点,实现企业仓库与港口作业间货物“零等待”。同时,加强与口岸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提前掌握班轮开航、运抵情况,建立联系沟通渠道,确保货物随到随检。“尽管受疫情影响国际货运运力紧张,但借助便捷的中非班轮和便利的通关政策,今年我们对南非的出口额增长了56%。”公司生产支援部主任李育林介绍。今年以来,烟台辖区企业对金砖国家进出口值176亿元,同比增长23%。

  6月20日,在烟台海关现场监管下,一批价值230万元的越南产游戏机办结通关手续后放行,进入烟台综合保税西区进行维修。这批游戏机由于存在部件损坏、功能失效、质量缺陷等问题,委托烟台综合保税西区企业鸿富锦精密电子(烟台)有限公司进行维修。这标志着全省首单游戏机全球维修业务落地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烟台综合保税西区也迈出了从“全球制造”向“全球服务”转型升级的重要一步。

  维修的响应速度是企业接维修订单的最强底气,高效的海关监管让企业接单能力不断扩容。烟台自贸片区充分发挥“区关联动”作用,设置维修专用账册等针对性监管方案,推行预归类、灵活查验等便利化措施,保障企业维修所需料件快速通关、快速验放。

  疫情之下,“宅经济”成为拉动外贸增长的重要引擎,消费电子生产企业开展“全球维修”业务不仅增加了企业利润,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公司提升生产水平和品控能力,从而赢得客户信任,获得最新机型的生产资格。

责任编辑:李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