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2019专题 > 乡村振兴 > 正文

山区农村的小农户如何衔接现代农业

2019-04-01 15:07 来源:中国乡村发现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话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中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是十分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经营。

  最近一段时间,关于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话题引起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中央政府对这个问题也是十分重视,专门出台了《关于促进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意见》的文件。文件中提出了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我国人多地少,各地农业资源禀赋条件差异很大,很多丘陵山区地块零散,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全面实行规模化经营,也不是所有地方都能实现集中连片经营。当前和今后很长一个时期,小农户家庭经营将是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这样就有了一个冲突:小农户究竟如何才能实现与现代农业的有机衔接呢?提出这样的问题,主要是基于很长时间以来人们有一个观念,认为小农是没有效率的,必须通过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才能改变农业的低效率状态。一些地方发生“土地被流转”,“农民被上楼”的情形,就是这种观念下的结果。事实上,规模化经营并不是农业效率提升的必要条件,在没有制度约束的条件下,现实中反而导致大量耕地的非农使用,直接影响到粮食安全。而且,在农村社会保障还没有实现与城市接轨的阶段,带有某种强制性的土地流转还有可能让农民失去最后的生活保障。

  现代农业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应用现代技术、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在我看来,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广泛运用现代科学技术,由凭农民经验的传统农业转向依靠科学技术的科学化农业;二是广泛运用工业化成果,把工业部门生产出来的大量物质能量投入到农业当中,由手工劳动方式的传统农业转向依靠先进工艺流程与管理的工业化农业;三是农业生产要走向专业化,由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转向高度发达商品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农业。因此,科学化、工业化、市场化、社会化应该是未来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但在不同的区域,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也是不一样的。有的区域可以通过改变技术条件,实现“智慧农业+资本农业”;有的可以通过改变经营规模,实现农业的“工程化+规模化+专业化”;有的可以通过改变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的“市场化+品牌化+人本化”。至于不同的区域以什么方式去实现农业的现代化,要视区域条件而异,不应该追求统一的方向与模式。

  我的家乡在江西吉安,那里属于丘陵地貌,一个村落与另一个村落之间隔着数道山,土地零零星星分布在这些丘陵山堆之间,很难出现连片大规模的土地。据2016年的统计,全市214个乡镇,103万户农户,405万乡村人口,耕地总面积665万亩,按此计算,户均耕地面积6.5亩,人均耕地面积1.6亩。如果要以规模为现代农业的标志,2014年美国家庭农场的平均规模177.3公顷,大约是2660亩,那在我们家乡需要409户农户,1660位农村人口所拥有的耕地聚在一起,才能达到这样的规模。而且,即便能够凑齐这样的耕地规模,由于山区的阻隔,也没有办法实现土地连片,因此要实现美国现代农业这样的规模化经营,实在是难上加难的事情!

  按照经济学的说法,如果不能扩大规模实现外延式增长,还可以想办法通过改变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实现内涵式增长。因此,改变传统农业采用人力、畜力、手工工具等手工劳动的技术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一直以来是家乡人民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努力方向。现在回到家乡看到弟弟种田,跟我儿时在家的种田方式方法已经完全不一样:直播替代了移栽,再也不用脸朝黄土背朝天;大量使用农药化肥,再也不用挑猪粪和铲草皮积肥;机械替代镰刀,再也不要勾腰弯背收稻子。村里有人买联合收割机,大型拖拉机,甚至还想买喷农药的无人机,农业服务外包的发展,使农户再也不必束缚在土地上脱不开身。以前双抢季节干农活要花十至二十天,现在使用工业化技术之后,只需要两三天时间在家看顾,剩下的事情就是支付服务费,一切问题均由专业化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山区农村的很多村庄,流转的不是土地而是服务,规模化的不是土地而是农业服务。

  不过,像我家乡这样的山区,农业的工业化水平仍然是相对比较低层次的。发展“智慧农业+资本农业”,“工程化+规模化”这样的现代农业,在我家乡的山区农村尚没有这样的条件。一方面是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持。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都是需要巨大初始投资的农业,但象我家乡吉安这样的山区,地方财政的力量还比较有限。我粗略比较一下我工作所在地镇江市,人口318万,2018年地区生产总值4050亿元,财政收入301亿元,而吉安市人口530万,地区生产总值1742亿元,财政收入280亿元。地处苏南地区的镇江市,农业也还没有走到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和大规模农业的地步,吉安的山区农业,要走到这一步就财力而言尚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困难。农村劳动力转移需要有较高的城市化水平的支撑,吉安目前的城镇化率大约为51%,全国为60%,我生活的镇江市达到了71%。吉安市跟全国水平相比相差近10个百分点,跟发达地区相比相差近20个百分点,因此目前吉安市的农村劳动力大多数还是以跨区域转移为主,大多数农民仍然是处于“候鸟式迁徙”中,农村经济形态具有明显的“打工经济”特征。如果以发展智慧农业、工程化农业、大规模农业的要求,还将会有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上游离出来,如果不能被本地城市化发展所吸纳,从几十年的发展经历看,异地迁徙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生活高质量发展。基于此,我认为像我家乡吉安这样的山区农村,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应该是实现适度规模,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注重塑造区域品牌和个性化,通过市场创造来实现农业报酬递增!

  因此我要说,山区农村农业的发展要有新思维,那就是通过农业生产服务的社会化和规模化,替代传统思维中土地经营的规模化,来推动农业现代化。从现在的农村实践看,农业服务的社会化和规模化,可以跟土地经营权分开,不需要以土地经营权集中为条件,从而不用改变小农户经营的山区农业产业组织性质,同时又可以实现农业的机械化,专业化生产,从而使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起来。事实上,对于山区小农户来说,土地规模多大可能不是最重要的,需要做的两件重要的事情是:一方面依靠农业技术进步,以农民的工匠精神,精心打造出具有特色的农产品来满足市场的需要;另一方面要依靠现在畅通的物流系统,高铁系统,互联网平台等技术条件,改变传统农业的自然经济特征,创新商业模式,让农产品的市场边界得到最大的拓展。如果有了好的农产品,又有足够的市场容量,做农业就不仅仅是维持温饱,用舒尔茨的话来说,农业可以实现报酬递增。能够实现报酬递增的专业化、个性化、商品化,品牌化农业,不也是现代化农业应有的内涵吗?

  如果这样,那么对山区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来说,目前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农业工匠和农民企业家的缺失。一方面,要运用农业科学技术改善农产品的质量,需要大量懂得使用这些技术的农业工匠。比如家乡吉安大量种植的井冈蜜柚,对这些果树的管理就需要农业工匠。一个好品质的果品,可能是从果树剪枝、施肥、授粉、采摘、保鲜、包装等每个环节的小心施技才可能做到的,而现在的农村,懂得这样技术的农业工匠少之又少,甚至很多人连传统农业的技能都丧失了。另一方面,要抓住市场经济非均衡中的获利机会,需要提升农民的企业家才能。按照舒尔茨的观点,农民不是天生懒惰的,而是理性的,农业不是天生没有效率的,而是有效率的,如果农民有足够的能力,就能抓住非均衡经济中的获利机会,实现农业的报酬递增,现在的问题是农民这方面的能力不足。显然,不管是培养山区农村的农业工匠,还是提升农民的企业家才能,都需要向山区农民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应该是实现山区农村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最为迫切的任务,至于农民自己怎么去种地,则是农民自己的事情,基于此,对农民赋权与赋能,才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责任编辑:韩黟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