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2019专题 > 沂蒙精神媒体行 > 百家争鸣 > 正文

田园综合体成产业振兴新引擎

2019-03-21 17:04 来源:蒙阴电视台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一年多来,垛庄镇椿树沟村村民感受到了身边的新变化:唯一进村的土路改造成了绿色生态环线;原本杂乱的荒山坡上盖起了趣味十足的煎饼主题馆;无人问津的河沟经过治理后引来游人如织;村里东一家西一家陆续改造农房办起了农家乐,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当地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田园综合体 

  一年多来,垛庄镇椿树沟村村民感受到了身边的新变化:唯一进村的土路改造成了绿色生态环线;原本杂乱的荒山坡上盖起了趣味十足的煎饼主题馆;无人问津的河沟经过治理后引来游人如织;村里东一家西一家陆续改造农房办起了农家乐,这一切的变化源于当地的田园综合体建设。 

  刘英启是椿树沟村众多受益村民之一。据他介绍,以前的椿树沟就是一个藏在深山的小山村,路难走,条件差,就连手机信号都是断断续续,村民每年仅靠种植板栗收入几千元。 

 《舌尖上的中国2》在央视一套播放了椿树沟煎饼后,使这个小山村名声大噪,但简陋的基础条件,根本满足不了游客需求。 

  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年来,我县县镇两级持续对椿树沟进行打造,去年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在原有基础上,按照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标准,对椿树沟景区进行景观节点、特色美食、水电路基础设施、沿途民俗文化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系统化改造提升,将椿树沟打造成了集沂蒙民俗文化、传统美食体验、原生态慢谷生活为一体的休闲乡村旅游目的地。 

  刘三哥农家乐老板刘英启告诉记者:“依托田园综合体建设, 镇上对我们村进行了打造, 吸引了外地的不少的游客来观光 ,我也办起了农家乐和民俗, 每天接待游客十余桌, 民俗十余人 ,年收入在三十万元左右, 收入非常客观, 我很满意。” 

  结合田园综合体建设升级后的椿树沟,吸引了更多的游客前来旅游,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目前,椿树沟田园综合体范围内,村民自发建成农家乐50多家,民宿接待能力近150人,平均每家农家乐可年收入10余万元。当地村民或是开店,或是在景区打工, “离土不离乡”当起了小老板、成为了上班族,幸福指数不断提升。 

  这边旅游产业搞得红火,那里精品农业也不示弱。走进位于桃墟镇金水河田园综合体内的美华农业科技示范园,一座座现代农业智能温室大棚,展示着自动化精准控制、物联网、水肥一体化等前沿的农业科技,让人大饱眼福,感叹现代农业的无尽魅力。 

  美华农业科技示范园负责人张安兴说:“种植的现在是哈密瓜, 草莓 ,水果,黄瓜以及圣女果, 每年这七个棚效益能创造二十万左右。 下一步,咱这个育苗实验室利用起来之后, 咱每年的年产额可以达到三百万株苗木, 保守估计,一颗得十五元左右, 到时候效益还是非常可观的。” 

  作为农业新六产项目,美华农业科技示范园是金水河田园综合体的重要产业支撑。项目建设之初,我县积极探索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途径、新业态、新模式,大胆创新,充分发挥财政资金引领作用,变资金为资产,分红到贫困户,带动区域连片脱贫。 

  项目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由贫困村占股,按照规定的收益率,村集体和贫困户分别占30%和70%的股份分红,既解决了企业资金问题,又带动了产业发展、起到了示范推广的作用,还实现了村集体增收、贫困户稳定脱贫。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田园综合体是乡村振兴的主平台。像椿树沟和金水河流域一样,我县充分利用丰富的果业、生态、旅游资源,依托东部环湖康养休闲农业示范区、西部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区、南部红色文化休闲体验区、北部崮乡林果特色农业示范区、中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核心区五大区域,着力打造集现代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形成了乡村全面振兴的现代版“桃花源”。 


责任编辑:王文馨
分享到: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业务范围 | 本网招聘 | 站点地图 | 版权声明 | 员工查询
新闻热线:0531-67753777 投稿邮箱:news@sdnews.com.cn
新闻许可:37120170003  出版物经营许可:新出发P223W22号  电信许可:鲁B2-20090035  ICP:鲁ICP备09023214号
主办:山东省新闻工作者协会

Copyright © 1997-2019 SDNews.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