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泣与鼓掌交织,歌声与欢呼共振。
这是3月14日民族歌剧《沂蒙山》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时上演的震撼一幕。整场演出,泪水与欢呼、感动与激动在瞬间切换中将观众的内心不断推向高潮。可以说,这部分为6幕、40个唱段、时长超过150分钟的民族歌剧,酣畅淋漓地为首都观众呈现了气势恢弘、满载豪情、感人至深的英雄史诗。
“同生同死一家人,随时能拿命换命。”震撼的现场和感人至深的演绎,真情诠释了“子弟兵与老百姓,水乳交融;老百姓与子弟兵,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涵,让千余名现场观众不禁声泪俱下,以致在全剧结束后,现场起立的观众仍旧久久不愿离去,叫好声和掌声接续不断。
“我轻易不流泪的,今天不是我老了掉眼泪,因为这部剧太好了。”知名表演艺术家刘炽炎看完整场演出后,激动地说:“怎么好?编剧好、作曲好、导演好,几位主要演员真棒。过去我们军队都有这么一句话叫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这部戏把抗日战争惊天地泣鬼神的场面,描绘得淋漓尽致,又充分体现出军民之情、夫妻之情、父女之情、母子之情,把人间大义大爱浓墨重彩地描绘成了一台史诗化圣卷。”
据了解,歌剧《沂蒙山》依据抗日战争时期沂蒙山革命根据地发展壮大的真实历史创作而成,紧扣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创作主题,以真事感人、以真情动人,生动刻画了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军民舍生取义、为国为民的英雄形象,艺术再现了沂蒙精神的形成过程和丰富内涵。
“非常的震撼!整个剧从头到尾非常的流畅,演员、舞美、音响等方面都非常的棒!”舞台上的感人瞬间让观众王静格外兴奋激动,她说:“我只说两句话,只见时光流逝,不见英雄迟暮。这个英雄是我们舞台上的英雄,是我们沂蒙的娘,同时也是我们所有的主创人员。”同时,她坚信“这部剧一定会流传下去。”
“《沂蒙山》真正体现了战争年代军民鱼水情,党政军民水融交融,生死与共的关系。”沂蒙新红嫂于爱梅说,“作为一个沂蒙人,我要用一颗感恩的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一定会把沂蒙精神传承好、弘扬好。”
《沂蒙山》在立足歌剧艺术本体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将山东民间音乐《沂蒙山小调》中的音乐元素吸纳其中,并融入竹笛、唢呐、琵琶、坠琴等民族乐器,呈现出独具山东特色的歌剧风格。同时,舞美设计中巨大的山体通过三十六次的不同旋转,营造出多样的戏剧环境和紧凑的戏剧节奏,在层层递进的情感波澜与深沉厚重的史诗意蕴中讲述沂蒙山的厚重历史。
“十米高、8吨重的‘山体’,在舞台上进行360度的旋转,场景转换达到36次之多,场景变化如此多样,是舞台艺术中是很少见的。”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沂蒙山》艺术总监张桂林表示,“我们在民族歌剧的基础上加入了符合当下审美的时尚元素,也借鉴了音乐剧的表现方式,坚持我们的歌剧要让观众听得懂、喜欢唱、能传播的原则,让我们的歌剧将好听进行到底。”
“这个歌剧不仅是中老年人喜欢,年轻学生也很喜欢,许多学生说没想到歌剧比电影还好看。”张桂林将《沂蒙山》的成功归结为投入了感情的精品意识。“这次《沂蒙山》的创作,从创意到搭起班子整整磨了两年,尽管收获了成功,但主创团队还将继续打磨。作为艺术家有责任、有义务讲好我们的红色故事,传承好我们的这种革命的精神。”
记者 刘畅 穆光辉 赵宇光 崔真真北京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