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6月17日讯(记者 范祥海 赵晓路)在菏泽,有这么一个村,自嘉庆年间1820年左右,村里人就开始制作枣糕(黏米粽子),如今这项制作工艺已经传承了200年。一代又一代的村民用最传统的制作工艺,传承着这项手艺,制作出来的枣糕至今仍保留着最原始的鲁西南味道,村民们让这独特的味道流传在菏泽的大街小巷。
这个村就是位于菏泽市开发区岳程街道办事处的朱庄社区。6月15日下午,鲁网记者慕名来到了朱庄社区。初入朱庄社区,干净整洁的街道,规整而又不失温馨,别有一番新时代的乡村韵味。
嘉庆年间1820年开始制作 至今仍有40多户家庭传承
黏米粽子又称枣糕。据悉,自嘉庆年间1820年左右,朱庄村就有村民开始制作枣糕,相传为贩卖茶叶的村民从江南地区学习改良而来。过去大部分家庭都从事枣糕生意,目前社区仍有40余户的家庭依然传承延续枣糕这门技艺。
朱庄社区的枣糕,不包不裹,金黄的大黄米夹杂着煮至软烂的红枣,色泽金黄,入口软绵甜蜜,是我们传统的鲁西南粽子。走街串巷售卖时,售卖者的吆喝声,传播在街头巷尾,充斥着浓浓的鲁西南地方特色。
入行40年 一年四季早5晚8穿梭于大街小巷
今年68岁的程传瑞从28岁就开始做枣糕,做到至今已经40年了。程传瑞告诉记者,这门手艺是老一辈传下来的,平常他也有自己的一些研究。想要枣糕好吃,需采用东北大黄米,新疆灰枣,用传统烧柴地锅,枣糕制作虽不复杂,但费时费力,没有耐心做不出一锅好枣糕。
程传瑞正在清洗米和枣
正在清洗米和枣的程传瑞介绍说:“制作枣糕首先用干净的水把米、枣淘洗干净,用地锅把水烧开,下入枣和米,边煮边搅动,煮至一个半小时,然后焖一夜。待第二天一早,取出来放入托盘。晚上在焖至期间,要不断的查看火候及锅里的枣糕情况,火候太大会糊锅,如果火候太小或熄灭,枣糕的口感也会大打折扣。”
程传瑞正在将米下锅开始漫长的制作
“平常就是走街串巷,走到哪卖到哪,”程传瑞说,干了40年了,基本上走遍了周边所有村庄、集市,最初时是推着独轮车外出贩卖,现在换成了三轮车,每天早上5点就要出摊,晚上8点收摊回家,每天可以卖出去100斤左右。
据悉,原来社区居民都推着独轮车外出贩卖,西到东明,东到济宁,南到定陶,北到鄄城。每年开春,几乎家家户户都做枣糕,原来受原材料限制,枣糕只做春天一季,随着经济发展和交通便利,枣糕一年四季都可以做。
纯手工制比较辛苦 儿子阻止不成曾一气之下砸了锅
据程传瑞介绍,现在村里从事枣糕制作的大部分都是年龄稍大点的,因为这项工作比较累,耗时长,白天要全天在外售卖,晚上还要加班制作第二天要卖的枣糕,没有固定的售卖场所,比较辛苦,所以年轻人都不太乐意从事这个行业。
谈起制作枣糕的经历,程传瑞说道,随着年龄越来越大,做枣糕也比较累,孩子担心他身体,不想再让他做枣糕了,几年前孩子还因这事把他做枣糕的锅给砸了。
做枣糕不为挣钱 枣糕已经成为村民生命里的一部分
“但这都没有影响我对做枣糕的喜爱,最终孩子还是没有拗过我,还越来越支持了,现在做枣糕不为挣钱,只希望更多人品尝到我做的枣糕。”程传瑞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制作枣糕这门手艺,制作过程已经成为他生活甚至生命里的一部分。
程传瑞与他的枣糕车
朱庄社区支部书记程相民告诉记者,朱庄社区目前有336户居民,制作枣糕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现在常年做枣糕的有40余户,这是朱庄的特色文化,也是村里的传统手艺,他希望更多的市民品尝到的朱庄的枣糕这一特色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