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色产业增长极”成山东科学发展新引擎

2012-01-04 11:12:09 来源:新华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新华网山东频道1月3日电(记者徐金鹏、郝桂尧、滕军伟)作为全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一年后,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的海岸线上,打造出一个“蓝色产业增长极”,成为我国探索海洋经济科学发展之路的先行者,也成为山东科学发展的新引擎。

  蓝色增长:力促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在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牟平基地的育苗车间,大小不等的大西洋鲑在水箱里游动着。公司副总经理于春松告诉记者,这个大西洋鲑鱼工业化循环水养殖项目,节水节能,科技含量和附加值高,第一批大西洋鲑已投放高端市场。目前,公司正在建设5.5万亩的海底牧场,加速实现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转型升级。

  东方海洋公司只是半岛蓝色经济区推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一个缩影。山东省发改委主任张超超说,半岛蓝色经济区规划确定了14大重点产业,具有“涉海、深海”的特点。山东正以结构调整为主线,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进一步提升现代海洋渔业、现代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生态环保等优势产业的发展水平;同时,立足优势领域,以掌握核心关键技术为突破口,以海洋生物、海洋新能源、海洋新材料等为重点,推动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尽快成为先导性和支柱性产业。

  记者走访了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看到一个个海洋经济特色的新兴产业集群正在出现。海洋装备制造、现代海洋化工、海洋水产品精深加工三大产业引领全国,现代海洋渔业正在打造全国最大的高端高质“蓝色食品基地”。在烟台,100万立方米健康苗种生产基地、200万平方米工厂化养殖基地蔚为壮观;在威海,以远洋捕捞、名优养殖和精深加工为重点的渔业结构优化,推动着海洋渔业由近海向远洋、由粗放养殖向海珍品养殖、由粗加工向深加工的转变;在青岛,海洋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乘势兴起,海藻精深加工、微生态药品等领域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在海洋产业转型升级的背后,是科技力量的强力支撑。在荣成海之宝、东方海洋、明月海藻等多个企业,记者都见到了一流的自主研发团队和雄厚的科研队伍。在明月海藻集团,他们与嘉兴学院联合攻关的“海藻纤维材料”,已完成海藻纤维生产工艺设计,实现了普通海藻纤维生产。明月海藻集团技术中心主任李可昌告诉记者:“从海洋化工到海洋生物,再到海洋新材料,科技创新让公司的产品不断升级,像一个喇叭口,呈辐射形状‘无级变速’地发展。”

  山东省委书记姜异康说,科技创新是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的根本动力,只有大力实施科教兴海战略,才能以现代海洋科学技术引领、支撑海洋经济发展。目前,山东科技进步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0%。

  重点园区:产业集聚发展的发射台

  在莱州湾畔一片荒无人烟的盐碱地上,潍坊滨海新城正在崛起,伴随着新城兴建的先进制造业、生态化工、海港物流和绿色能源等4个临港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

  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苏立科说,开发区以发展蓝色高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积极推进新兴高端产业链条式组合、园区化布局、集群化发展。其中,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规划面积160平方公里,主要发展装备制造、机械电子和新型材料等项目。目前,包括潍柴重机等280多个项目已进驻园区,项目总投资1500多亿元。

  在山东3345公里的海岸线上,优势产业正呈带状迅速发展,并在园区内形成集聚效应。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宋军继说,推动海洋产业集聚发展,有利于延伸产业链条,提高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进一步增强承载功能和辐射带动能力。山东正在推进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和威海南海等3个海洋新区和3个中外合作园区建设,实施海洋产业集群发展战略。青岛西海岸、潍坊滨海已完成规划编制,威海南海建设进展顺利,引进了90多个过亿元的大项目;日照国际海洋城已完成产业规划和概念性规划。

  截至2011年底,蓝色经济区范围内有省级以上园区68个,其中国家级园区16个。

  据山东省“蓝办”介绍,2012年半岛蓝色经济区将强化政策引导,推动重大产业项目向园区集中建设,企业向园区集中布局,各类要素向园区集中配置。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重点推进37个特色海洋经济园建设,加快建设28个海洋产业联动发展示范基地。

  走向产业链高端 开拓“深蓝”新空间

  从耕海牧渔、海上山东,到蓝色经济、半岛蓝色经济区,山东海洋经济一次次实现着质的飞跃。蓝色经济是陆海统筹与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高层次海洋经济,它包括为开发海洋资源和依赖海洋空间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和相关服务性产业。

  在青岛前湾港3400米的北岸线上,排列着39部桥吊,一部桥吊每小时能完成40个集装箱的装卸,平均每一分半钟一箱,这是他们创造的世界纪录。码头计划主管李靖逵带记者参观了指挥中心,记者看到,所有的工作指令,都是计算机发出的,现场工作人员只要完成指令就行,“扛大包”的港口正向以技术、信息和综合物流服务为特征的新一代港口发展。

  支撑着青岛港转变的是逐步拉长的海洋服务业产业链。在烟台华东电子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夕众告诉记者,他们正在打造中国最大的口岸物流信息化基地。公司研发的全球物流可视化跟踪系统,已占国内60%的份额,覆盖了世界50%以上水域,20多万条船只。除上海港外,我国沿海港口都在使用华东电子的软件。

  半岛蓝色经济区提升海洋优势产业,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拉长了产业链条,并使它们的触角延伸到全球,有效扩大了山东的发展空间。

  烟台杰瑞石油装备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程永峰说,随着陆地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和市场饱和,石油开采的重点将转移到精细开采和深水开采。杰瑞公司大力发展海上油田固井、压裂设备及岩屑回注造浆等四五种专用设备制造,产销规模位居国内同行业前列,2011年预计实现销售收入13.7亿元,利润4.1亿元,他们的目标市场主要在南中国海。

  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同样把自己的目标定位在“高端”和“深水”。他们在南中国海、东海、渤海,都有海洋工程项目,现正参与一个国际深水项目的招标。

  蓝色产业增长极的出现,带动了山东经济的发展。2011年,山东海洋产业规模预计将突破8000亿元,蓝色经济区各项经济指标全面领先全省平均水平。

  风起帆鼓,半岛蓝色经济区正作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的旗舰驶向“深海”。

  相关新闻:

  聚焦“蓝区”:“蓝色蝶变”凸显富民效应

  每天一早,41岁的王红从山东省文登市泽库镇小葛村的家中出发,骑摩托车15分钟去位于南海新区的威海龙江重工上班。从四处打工到在家门口挣钱,蓝色经济区建设给王红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王红在龙江重工当电焊工,负责焊接塔筒上的一道门框。来厂3年,他眼看着南海新区一天一个样,越来越多的人像自己一样来这里工作,心里感到踏实和自豪。“现在我月工资5000多元,比以前跑到荣成、威海的船厂打工挣得多,一早一晚还能给媳妇的貂场搭把手。生活安定了,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他高兴地说。

  王红和南海新区的故事只是我省“蓝色蝶变”的一个缩影。在青岛西海岸,在潍坊滨海新区,大项目落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当地人的钱包鼓了,舞台宽了。

  打造生态宜居的人居环境,是蓝色经济区建设的题中之义。越来越多的人感到身边在变美、变靓。“1992年的老楼,原来一刮风楼道里玻璃掉一地,这回如同又住了一回新房。”在去年夏天刚刚整治一新的威海环翠区古陌苑小区,56岁的居民戚爱娜告诉记者,“重新铺路、绿化亮化不说,政府还出钱给楼房穿了‘保暖衣’、装了防盗门,水电暖也都改造了一遍!”继完成市区77个村的城中村改造、400个行政村的环境综合整治后,威海去年3月启动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程,计划5年整治100个老旧小区,将有7.6万户的22.2万名群众像戚爱娜一样受益,占市区人口的23%。

  在青岛,蓝色经济区建设让城市对环境的要求更高了。近两年,该市拒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污染项目6个,涉及资金11.6亿元;实施“环湾保护行动计划”,启动12个海陆污染同防同治工程、41项污染源治理再提高工程,环湾区域确定的15个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已完工12个,海晶化工等工业企业搬出老城区,对251家重点企业实施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市民受益经济发展的同时享有碧水蓝天。

  在美丽的白浪河、外夹河、清风湖畔,在文登、广饶等县市新修建的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体育场、音乐厅里,图书飘香、歌声飞扬,“蓝色”之风吹开了市民的笑脸。把蓝色经济区建成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城市意识让百姓享受到建设蓝色经济区成果。去年12月8日,青岛市住房保障中心通报,当年青岛已落实各类保障房23950套,保障房建设总投资73.86亿元;预计年底前市区超过1万套向社会配租配售。9月17日,烟台推出的3017套经适房开始选房,定价每平米2710元,价格比同地段商品房低1/3。

  日照市去年上半年财政支出41亿元,其中民生支出31亿,占76.3%;滨州市前三季度地方财政支出共完成130.13亿元,其中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农林水事业、住房保障支出分别增长36.0%、85.4%、61.9%和175.5%。

  威海市在全省率先基本实现新农保、新农合全覆盖;滨州的无棣县在全国首家推行校车公车公营新模式,基本实现校车县乡全覆盖,成为全国6个中小学校车运营试点县之一;东营市去年将五个县区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全部提高到210元以上,其中河口区达到257元。统计数据显示,去年前三季度,青岛、东营、烟台、潍坊、威海、日照、滨州的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3%至13.9%,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8.5至23.7%,特别是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4市增速高出全省平均水平,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富民效应凸显。

  蓝色经济区提出和建设这3年,也是我省民生政策出台最密集、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数据显示,截至去年11月底,当年我省对各项民生投入总额达到2091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比例达到52.1%,比上年提高3.5个百分点,新增财力的七成投向民生。 (大众日报)

责任编辑:宋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