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他们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2022-04-07 17:06:28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鲁网4月7日讯  “给你们的鲜花收到了吗?可否感受到我的思念?还记得我们聊过将来消防的装备更好、人员更充足,营区设施更完善会是怎样的情景吗?现在,我们聊过的愿望都实现了……”这是威海古寨西路特勤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李良写给“3.4风暴潮”中牺牲战友的一封信。

  我们心里他们从未离去

  2007年3月4日晚,山东省威海市遭遇38年来最大的风暴潮袭击,气温骤降至零下8度,海上最大风力达13级,暴涨的海水疯狂地撕打着防护堤,狂风追逐着巨浪,与怒潮一道咆哮着奔涌袭来。所到之处,堤坝被冲,渔船被毁,大棚被掀,树木被连根拔起。22时44分,威海市119指挥中心接到报警:一辆出租车被突涨的海水围困在渔港码头,随时有被卷入海中的危险,请求紧急救援。

  威海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8名消防员紧急出动,在狂风骇浪中展开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生死大营救。当年年仅27岁的代理副中队长李传辉和21岁的二班战士钱桂仁,在营救三名遇险群众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李良是当时第二救援小组的负责人,“到海边的时候天气非常恶劣,风也很大,当时是冬天,外面太冷了,发现他们的时候,他们全身都湿了,我们给他做急救,搓手心、搓胸口、搓脚心,他们嘴里、口鼻全是淤泥和沙子。”李良回忆道。

  战友牺牲后,李良多日失眠,在很长一段时间心情都难以平复。春去秋来,当年的特勤中队如今变成了威海古寨西路特勤消防救援站。

  每年,李良都会带着站里的新鲜血液去海边祭奠,给他们讲英雄们的故事。“他们不会被遗忘。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不曾真正的离开。”李良说。

 替他们继续“守护”这片土地

  2018年8月16日,威海古寨西路特勤消防救援站的电话再次响起,威海市高区海水浴场多人溺水。特勤站立即出动2辆消防车、16名消防员赶赴现场救援。

  当时只有18岁的赵政民是年纪最小的一名救援人员。“到达现场时风浪很大,海浪得有一米多高,被困群众被风浪冲到大海深处,目测距离岸边有150多米远。”

  情况愈发危急,时间就是生命。作为为数不多会游泳的救援人员,赵政民迅速穿戴好安全保护装备,一头扎进了海里。一趟、两趟、三趟……最终他将7名被困群众全部救回了沙滩,但他的身体再也撑不住了。

  伴随着头晕呕吐,赵政民眼前的沙滩逐渐变得模糊,在最后一次上岸后,他晕倒在沙滩上。事后,赵政民荣获个人三等功一次。

  那是赵政民加入消防救援队伍的第一年,那年他只有18岁,也是他第一次离危险那么近,对小小年纪的他来说,这次救援让他对职业使命有了更深的感受。“事后想想这次经历当然还会后怕啦,但消防员就是这样,迎难而上,浴火重生,人民群众需要我们的时候就会看到我们的身影。”赵政民说。

 朋友圈寄语时刻提醒自己

  打开赵政民的朋友圈可以发现,他设置的朋友圈背景图是蓝底白字的一段话:恭喜您成为一名英勇的消防员,愿红蓝星光照耀您,勇敢而去,平安归来。

  他说他是幸运的,11年前去海边的前辈们没有平安回来,令他心痛。“我想纪念他们最好的方式是把他们还未完成的事情替他们做完,替他们守护好这片土地。”

  来到威海古寨西路特勤消防救援站后,赵政民每年跟随着老一辈消防员去海边祭奠在“3.4风暴潮”中牺牲的英雄们。赵政民说:“了解他们的事迹后很受触动,他们很伟大,也很勇敢,一直激励着我们继承他们的精神和遗志,赴汤蹈火、竭诚为民。”一代又一代的新鲜血液用实际行动为英雄集体增添光彩。

  “现在,我们聊过的愿望都实现了,特勤消防站的装备更新换代了,人员配备齐整,训练设施、防护装备齐全。你们在天堂看到这一切一定会很高兴吧。好想你们啊!我的战友。”又是一年清明节,李良在信中给牺牲的战友写道。(通讯员 刘心玥 黄家龙)

责任编辑:王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