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独家 | 直击 | 帮办 | 访谈 | 区域 | 社会 | 文化 | 旅游 | 投资 | 视频
鲁网 > 全景山东 > 2020专题 > 惊蛰春耕忙 > 直播新闻 > 正文

这就是山东|“互联网+”连接起农产品基地和消费者餐桌

2020-03-05 17:13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今天上午,鲁网《惊蛰春耕忙》网络直播通过现场连线采访,聚焦山东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的有序战“疫”、复工面貌,将一幅齐鲁乡村别样“春耕备耕图”在广大网友面前徐徐展开。

  鲁网35日讯(记者 张佳伟)今天上午,鲁网《惊蛰春耕忙》网络直播通过现场连线采访,聚焦山东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春耕、备耕的有序战“疫”、复工面貌,将一幅齐鲁乡村别样“春耕备耕图”在广大网友面前徐徐展开。在日照市莒县刘官庄生态农业果蔬基地,记者探访了这里的春耕生产情况。 

  据了解,日照刘官庄镇动员全镇合作社、农户,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农时抓好春耕备耕,协调农资部门备齐备足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物品。同时,组织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棚室为农民群众提供技术服务,确保春耕不误农时。 

微信截图_20200305165348.png

  进入大棚,宽敞明亮的劳作图景让人感觉心旷神怡,记者在这里看到种植户们正在大棚里辛勤忙碌,记者上前与种植户攀谈了起来,“这个品种叫蔓玉,耐低温,适合北方冬季大棚种植,打药少,产量高,果质硬,耐储存,易运输。”有种植户告诉记者,今年是他第一年在大棚进行种植。之所以将“主战场”从田间地头转战到大棚,是因为去年乡村振兴服务队来到了刘官庄镇,与镇党委一起,为农民搬进大棚进行生产提供了技术指导、选种优化、田间管理等一系列服务,感觉到大棚生产的优势后,不少农民都扎起了大棚开始了专业化的蔬果种植。 

  “虽然进棚时间不久,但目前西葫芦的每日产量已经达到了六百多斤,现在市场价格每斤在两块多一点,所以收入也是十分可观的。”记者在交谈中获悉,如今刘官庄镇的西葫芦种植早已不愁销路,“以前是自己收了自己挑出去卖,现在镇上已经打通了销路,客户直接开着货车进地头把西葫芦收走,还都是现金结算,非常舒坦。”  

  走进另外一个大棚,刘官庄镇乡村振兴服务队的张队长正在这里忙碌,据他介绍,西李家楼村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有三个特点: 

  一是土地集约经营,兴办特色农业。西李家楼村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由村党支部牵头,引导鼓励村民积极参与土地流转,由村里统一对外发包,用于发展特色种植业,推动农业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品牌化发展。实现产业与环境“双增效”,集体与农户“双增收”。 

  二是项目合作开发,实现互利共赢。由村经济股份合作社统一牵头,探索形成“合作社+致富带头人+农户”协同经营管理模式,并聘请高级专业技术人员指导生产经营。安排村闲置劳动力就业,实现村民有工资、集体有收益、个人有分红。 

  三是销售渠道多元,综合效益突出。西李家楼村党委和乡村振兴服务队积极利用互联网+,开展线上线下销售配送直达,生产基地与消费餐桌直连,构建现代高效生态农业生产消费链。项目预计年产值1200万元,增加村集体收入90万元,吸纳就业人员200余人。 

微信截图_20200305165308.png

  刘官庄镇党委委员、副镇长孙绪忠在直播中向记者介绍,西李家楼村现代农业示范项目总投资1500万,规划面积300亩,计划分三期完成,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项目建成后,将充分发挥城乡结合部区位优势,聚力打造跨柳清河两岸绿色餐桌之“菜篮子”、“果盘子”和集采摘、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慢生活走廊。 


责任编辑:刘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