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网11月27日讯 日前,生态环境部公布10月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以下简称“2+ 26”城市)降尘监测结果,我市居第八名。
10月,“2+26”城市降尘量均值范围在2.4–11.6吨/平方千米·月之间,平均为5.5吨/平方千米·月,同比下降24.7%。《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要求各城市平均降尘量不得高于9.0吨/平方千米·月,济南降尘量平均值为4.4吨/平方千米·月,居“2+26”城市第八名。
今年1-10月,济南地区PM2.5浓度与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的基准年2017年同期相比,改善13.8%,达到规定的时序进度;而与“大气十条”元年2013年相比,改善幅度达到52.4%,6年时间,PM2.5浓度从每立方米108微克降至52微克,泉城“气质”有了根本性变化。
今年,我市迎难而上,以更大力度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进一步改善空气质量。聚焦结构调整以及扬尘源、移动源治理,强化措施,合力攻坚,大力推进“散乱污”企业清理整治回头看和清洁供暖工程。全力推进落实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无组织排放整治以及燃气、生物质锅炉超低排放改造等重点措施,涉及企事业单位超过1600家次;在全省率先实施非道路移动机械统一编码管理。
市级环境执法人员全部下沉区县,开展帮扶式执法;建成覆盖300余家企业的治污用电量监控,实现远程执法。完善网格化监测监管体系,2000个空气质量微站组成的监测网络运行稳定,做到公里级监测、预警,通过各级网格员联动排查,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开发全国功能最全、开放度最高的“济南环境”APP,将原莱芜区域信息全部纳入,让完整的环境信息第一时间接受社会监督、服务公众生活。(来源: 舜网-济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