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泉边话红楼》元春25 雪中折梅暗喻年妃的不幸遭遇

2022-07-18 11:18:55 来源:鲁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作者:柳延秀

  宝琴雪中折梅,是红楼梦的精典画面,精雕细刻,娇艳亮丽,倍受贾母称赞。现在确认了宝琴的身份,对照历史背景,也就明白了作者的良苦用心,可谓涵义深刻。宝琴是一个窗口,一座桥梁,是元春信息的传递者。雪中折梅,作者明写宝琴雪中的艳丽,其实却暗写年妃傲雪斗霜的境遇;折梅,象征年妃已折。

050  红楼梦 雪日联诗21

  首先,注意这场雪的时间。一方面当时老太太来到现场,说这是“十月里头场雪”;另一方面又说,离年又近了,正月里还该作些灯谜儿大家顽笑;随后王熙凤来向老太太汇报,来了两三个姑子,来送年疏,要年例香例银子,她已打发走了;而雪日联诗后,乌进孝马上进宁府送年货,除夕贾府祭宗祠,时间十分紧凑。这样算来,这场漫天大雪,时间十分漫长,漫长得足足下了一两个月。

  这是作者时间处理地混乱吗?不!其实这场大雪,极具象征意义,在影射年羹尧事件。定位时间坐标,当时是元妃二年冬天,对应现实是雍正二年冬天。客观地讲,由于雍正宠信过度,赞誉过高,征询过多,致使年羹尧权力膨胀。而年羹尧骄横傲慢,忘乎所以,不守臣节,则渐渐引起了雍正的警觉和不满。而雍正对年羹尧不满、并开始惩处的时间节点,正是雍正二年冬。

  

050  红楼梦 雪日联诗22

  其次,看年羹尧进京陛见过程。雍正二年十月十一日年羹尧入宫陛见,十一月十九日前后离京,十二月初九返抵督署。由此可见,年羹尧进京与小说中的漫天大雪,在时间上是对应的。回任不久,马上就接到雍正的朱批谕旨,警告他成功易,守功难;守功易,终功难;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著名清史专家杨启樵在《雍正帝及其密折制度研究》九〇页分析:“自雍正承基后,羹尧所奉朱批,几乎一律是嘉奖、恩赏、亲昵、戏谑的语词,这是第一次碰到的硬钉子,并且十分露骨,‘若倚功造过,必致反恩为仇’简直是‘哀的美敦书’。推断朱批日期,当在十二月下旬。实则早于个把月前,雍正已存疑念......综合上引资料看来,羹尧于十一月下旬离京之际,已遭猜忌、谴责。”

  清《谕旨》七函李维钧十一月十三日奏折,雍正两句朱批引人注目:“有人奏尔馈送年羹尧礼物过厚,又觅两女子相送之说”,“今年羹尧既见疑于朕,故明白谕卿,以便与之疏淡;宜渐渐远之,不必令伊知觉”,此朱批时间应为十一月中旬。李维钧是年羹尧的多年好友,原本也是年羹尧推荐给雍正的,李的妻子还是年羹尧亲信的干女儿,两家走得很近。这个朱批表明,已经有人在打年羹尧的小报告了。雍正给李维钧打招呼,要求他疏远年羹尧,与年羹尧划清界限,年羹尧的处境开始急转直下,他在雍正心目中的地位已经从高峰向下坠落了。

  不仅如此,封疆大吏如王景灏、高其倬等也在这个时候,都先后收到雍正的秘密批示,要求他们逐渐和年羹尧划清界限,提高警惕,疏远和摆脱年羹尧,不要站错了队。与此同时,对年羹尧不喜欢的人,雍正让他们知道皇帝的心思,站稳立场;譬如李绂、蔡珽当年本来是经年羹尧在雍正面前推荐才提拔起来的,后来因为一些个人恩怨,双方闹得很不愉快,彼此成了对立面。雍正就利用这一点,给李、蔡打招呼,让他们出面揭发年羹尧。看,雍正二年冬,雍正开始有步骤、有计划地敲打、惩处年羹尧,为后面公开处治做准备了。

050 红楼梦  雪日联诗33

  再次,透视年妃的不幸遭遇。假设元春的原型是年贵妃,试想生活在皇帝身边的年贵妃,本来就善于“细打听”,如此惊天大案,各种片言碎语、小道消息,会时不时地象雪片一样铺天盖地飞来,源源不断传入耳朵,这个冬天对她来讲,多么地寒冷?她何尝不象冰天雪地中的寒梅,独自忍受严寒,承受着难以想象的压力!现实远比艺术创作要残酷地多得多。小说雪中折梅的场景,多么富有艺术创作力,多么富有想象力,正所谓“字字看来皆是血”。

  回头再看六十二回史湘云的行酒令,会加深理解:大风突起,江水滚滚,波涛奔腾不息,声势浩大澎湃;天地之间,汹涌滔天。孤独的小舟啊,一定要锁住铁链;既然江面遇上了大风,千万可不要出行。史湘云的这个行酒令,是唱给宝琴听的,它除了揭示薛宝琴的丫头身份外,还通过宝琴,透露了元妃后来面临的险恶形势,疾声大呼,既遇着一江风,千万不宜出行。

  总之,宝琴雪中折梅,与冯紫英“大风吹倒梳妆楼”,史湘云的行酒令,三者遥相呼应,有异曲同工的作用;都在不同的阶段,告诉人们故事中的元妃,生活中年妃,真实的生存现状。冯紫英是预告,大风即将来临;宝琴雪中折梅,则告知年妃如同雪中梅花,已经不幸被折,不在枝头灿烂了。

  

  


责任编辑:殷会丽